朗格 : 德国(联邦德国)导演、编剧。曾在高级工程技术学校、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和维也纳的大学里学习。1920年在布鲁塞尔、慕尼黑和巴黎研究建筑和绘画。1916年创作出电影剧本《怪人俱乐部的婚礼》。自1918年起作为编剧,和一些导演合作拍摄了《佛罗伦萨的鼠疫》(1919)、《希尔德·瓦伦与死神》(1917)、《印度陵墓》(1921)。上述影片的剧本和他执导的头一部影片《混血儿》(1918)反映了他的一个创作主题——人在不可避免的厄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在以后的多部影片,尤其是在《疲倦而死》(1921)和《尼贝龙根》(1924)中,则表现出宿命、脱离现实与美化离远的过去的新浪漫主义倾向。他的另一个创作主题是表现追求专制权力的特殊人物(独裁者,超级罪犯,杀人狂等),如影片《蜘蛛》(1919)、《马布斯博土》(1922)、《大都会》(1926)等。
朗格最初的有声片《M》(又译《杀人犯》,1933)和《马布斯博士的遗嘱》(1933)就预见到德国将面临一场法西斯浩劫。同年他侨居国外。1934年在法国执导了神秘主义幻想片《利里奥姆》。1935—1958年在美国工作。1936年执导反对“林奇法庭”的《狂怒》。1941—1944年执导反法西斯影片《搜索逃犯》、《恐怖的内阁》和《刽子手也死亡》。与此同时,还执导了几部“黑色”犯罪片、西部片等商业片:《绿窗艳影》(又译《窗里的女人》,1944 )、《门外的秘密》(1948)、《蓝栀子花》(1952)、《声名狼藉的农场》(1952)等。自1958年起在联邦德国工作,重拍了过去的无声片《埃什纳普尔的虎》(1958 )、《印度陵墓》(1958),并完成了《马布斯博士的一千只眼睛》(1960)。1963年在法国影片《鄙视》中饰演导演自己。
朗格的创作道路曾受各种流派的影响,如新浪漫主义派、表现主义派和法国先锋派等。朗格的优秀影片表现了一个艺术家对电影艺术新表现手段的追求。影片规模宏大和恰如其分地选择演员也是他导演艺术的特色。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