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翰笙

    阳翰笙 : 中国小说家、剧作家。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活动家及领导者之一。原名欧阳继修,四川省高县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央上海大学支部书记和上海闸北区委书记。1926年到广州,在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政治部秘书及中共黄埔军校入伍生部总支书记。参加过南昌起义。1928年回到上海,发起并创建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过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中央文委书记和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在这期间,陆续发表过《女囚》、《马桶间》、《深入》、《转变》、《复兴》、《两个女性》、《义勇军》等长、中、短篇小说,成为革命文艺运动初期的重要作品。1932年参加党的上海电影小组。1933年进入艺华影业公司,开始电影创作。这以后创作了电影剧本《铁板红泪录》(1933)、《中国海的怒潮》(1933)、《生之哀歌》(1934)、《逃亡》(1935)等。1935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后被软禁在南京。被软禁期间,创作出电影剧本《生死同心》、《夜奔》、《新娘子军》、《草莽英雄》和话剧剧本《塞上风云》、《前夜》、《李秀成之死》。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被释放。1937年底调到武汉,组织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这些团体的领导成员。1938年任国共共同组成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3厅主任秘书,负责抗日文化宣传任务。1940年3厅在重庆改为文化工作委员会后,任副主任委员。此间编写出4个电影剧本,即《八百壮士》(1938)、《青年中国》(1942)、《塞上风云》(1939)和《日本间谍》(1943)。同时,还创作了历史剧《天国春秋》(1941)、《两面人》(1943)、《槿花之歌》(1944)等。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回到上海,组织成立了联华影艺社和昆仑影业公司,并担任昆仑影业公司编导委员会主任。以后,创作了《万家灯火》(1948)、《三毛流浪记》(1949)等电影剧本。1949年7月到北京,筹备并参加了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及中华全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1958年编写了话剧《三人行》,1962年创作了电影剧本《北国江南》。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兼机关党组书记,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党组书记和副会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秘书长、副主席和党组书记等职,是第1、2届全国人大代表,第3届全国政协委员,第5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从事文艺工作60多年来,共创作小说23篇,话剧剧本8部,电影剧本18部,社会科学论著3部,文章约300篇,诗200余首。

为您推荐

宣传鼓动(影)片

宣传鼓动(影)片 : 为说明某个政治口号或经济口号而拍摄的纪录片或故事片。进入30年代以后,这种影片流行于苏联电影界。宣传鼓动片的主人公是冶金工人、铁路职工、矿工和建筑工地的突击手。在某些宣..

杨小仲

杨小仲 : 中国导演。原名杨保泰,艺名羼提生,上海人。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理事,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1918年考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同年以改编故事片《阎瑞生》步入影坛。他编写过剧本《好兄弟》(1922)..

颜学恕

颜学恕 : 中国导演。湖北省武汉市人。195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从事导演工作。曾担任过《桃花扇》(1963)和《天山的红花》(1964)的助理导演。1975年与孙敬联合执导..

杨科夫斯基

谢添

谢添 : 中国演员,导演。祖籍广东,天津市人。幼年便喜爱文艺。10岁时就与京剧界的老前辈叶盛兰、裘盛戎等人结为好友,并与漫画家叶浅予、丁聪等人相识。他的演剧活动也是从小时开始的,曾不定期地参..

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于意大利的电影流派,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一种新形式。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对意大利来说不啻于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陶里亚蒂语),新现实主义就是在它的影响下产生的..

谢切尼伊

谢切尼伊 : 匈牙利摄影师,匈牙利共和国功勋艺术家(1976)。1942年从影。拍摄的影片有:《教师先生卡尼巴尔》(1956)、《疯狂的四月》(1957)、《安娜· 艾捷什》(1958)、《猛兽》(1960)、《地狱里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