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铭②

晋祠铭:唐代行书碑刻。唐太宗撰并书。全称《晋祠之铭并序》。立于贞观20年(646)。碑通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螭首方座,碑额高106厘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书9字。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并头下垂。碑阴刻有长孙无忌、萧瑀、李、张亮、李道、杨师道、马周诸功臣姓名。此碑现存山西太原晋祠内。内容记唐立国后的文治武功并歌颂唐叙虞的治国方略。行书,28行,行44至50字不等,全文共1203字。行草入碑,由此开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碑额用“飞白”笔法写成,唐太宗乃历史上第一人。此碑文为行书(兼草),为唐太宗晚年所书,全法“二王”,书法遒劲,神气浑沦,故历来喧传。其字行笔、结体、行气都很可观。此碑以笔力为主,用笔浑厚自然,结字、用笔,颇似《怀仁集王圣教序》。由于此铭是他平生杰作,历来评价很高。

为您推荐

尼德兰画派②

尼德兰画派: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部尼德兰地区绘画流派。尼德兰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法国东北的一部分地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仅次于意大利,文化艺术也相当先进。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反映现实..

玄秘塔碑②

玄秘塔碑:唐代正书碑刻。为晚唐名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唐会昌元年(841)十二月立于安国寺内,现存陕西西安碑林。通高386..

新印象派②

新印象派:又称“点彩派”、“分色主义”。19世纪80年代从印象派发展而来的绘画流派。认为印象派的光色表现技巧不够完善,主张根据色彩光学原理用原色色点严格排列组合,来表现物体各个部位的色彩,以取得最鲜明、纯净的..

怀仁集王圣教序②

荷兰画派②

荷兰画派:17世纪荷兰民族绘画流派。荷兰原为尼德兰的北部,受西班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的控制;经过民族斗争,于1579年独立,成立了欧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资本主义经济和科学文化获得迅速发展。荷兰绘画从过去主要..

万安桥记②

万安桥记:北宋碑刻。亦称《洛阳桥记》。北宋嘉祐五年(1060)刻于福建泉州万安桥下,今移入市内蔡公祠。这是蔡襄为泉州太守时,为其主持修建的泉州万安渡石桥(后被称“天下第一桥”)撰写的记文,记述建桥始末,桥的规格及投..

后期印象派②

后期印象派:又译“印象派之后”、“印象后派”、“后印象派”等。19、20世纪之交继印象派、新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兴起的绘画流派。他们吸取印象派用色方式,但反对仅仅客观地用外光描绘瞬间自然现象,主张表现主观感情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