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铭:唐代行书碑刻。唐太宗撰并书。全称《晋祠之铭并序》。立于贞观20年(646)。碑通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螭首方座,碑额高106厘米,上刻“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飞白书9字。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并头下垂。碑阴刻有长孙无忌、萧瑀、李、张亮、李道、杨师道、马周诸功臣姓名。此碑现存山西太原晋祠内。内容记唐立国后的文治武功并歌颂唐叙虞的治国方略。行书,28行,行44至50字不等,全文共1203字。行草入碑,由此开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碑额用“飞白”笔法写成,唐太宗乃历史上第一人。此碑文为行书(兼草),为唐太宗晚年所书,全法“二王”,书法遒劲,神气浑沦,故历来喧传。其字行笔、结体、行气都很可观。此碑以笔力为主,用笔浑厚自然,结字、用笔,颇似《怀仁集王圣教序》。由于此铭是他平生杰作,历来评价很高。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