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斯特凡·莫克兰亚茨(1856-1914),南斯拉夫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学家。
生于内戈廷。早年学音乐理论。1887年任塞尔维亚合唱团指挥,两年后自创弦乐四重奏乐团。19世纪末开始收集民歌,20世纪初创建塞尔维亚音乐学校,并任校长。
他的主要成就在音乐学上。他收集整理了300余首塞尔维亚民歌和160余首科索沃民歌,编撰成集,是研究南斯拉夫民族音乐的极好范本。
他的作品多为声乐曲,以15首狂想曲较为着名。
【介绍】:
斯特凡·莫克兰亚茨(1856-1914),南斯拉夫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学家。
生于内戈廷。早年学音乐理论。1887年任塞尔维亚合唱团指挥,两年后自创弦乐四重奏乐团。19世纪末开始收集民歌,20世纪初创建塞尔维亚音乐学校,并任校长。
他的主要成就在音乐学上。他收集整理了300余首塞尔维亚民歌和160余首科索沃民歌,编撰成集,是研究南斯拉夫民族音乐的极好范本。
他的作品多为声乐曲,以15首狂想曲较为着名。
内弗:【介绍】: 基内特·内弗(1919-1949),法国女小提琴家。生于巴黎。自幼从母学小提琴,7岁便能在音乐会上独奏。11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先后就教于埃乃斯库和弗莱什。16岁参加华沙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获第1名。后陆续..
莫伊谢耶夫:【介绍】: 伊格利·阿利克桑德洛维奇·莫伊谢耶夫(1906- ),苏联民间舞蹈家、编导。生于基辅。18岁从莫斯科舞蹈学校毕业进莫斯科大剧院任主要演员。其间曾编导过芭蕾舞《足球队员》等。自1936年起多次组织、领..
牧神午后:管弦乐前奏曲。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作曲。1894年首演。根据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作写成。原诗大意是:炎热的夏日午后,半人半兽的牧神躺在草丛中。他幻想自己见到了洁白的仙女,并拥抱了维纳斯女神。后一想到..
尼尔森:【介绍】: 比尔伊特·尼尔森(1918- ),瑞典女高音歌唱家。生于卡普鲁。少时喜爱声乐并参加当地合唱团。23岁入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师从希斯罗普学声乐。26岁首次在瑞典皇家歌剧院饰演《自由射手》女主人公阿加德..
尼基什:【介绍】: 阿图尔·尼基什(1855-1922),匈牙利指挥家。生于莱贝尼圣米克洛什。11岁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其间多次获奖。后曾为维也纳宫廷管弦乐团演奏员,并在勃拉姆斯、瓦格纳等人指挥的乐团中演奏。22岁开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