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作曲家管弦乐曲。
艾涅斯库作于1901年。A大调。作品11。该曲的主题素材,采用罗马尼亚“莱乌塔尔”民间乐师的歌曲或舞曲旋律,乐曲结构较自由,节奏生动活泼,感情炽热充沛,色彩绚丽夺目,具有浓郁的罗马尼亚生活气息,描绘了一幅农村的风俗画面。
整个乐队音响丰富,配器辉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马斯内曾评述过:“艾涅斯库是天生一位交响乐作曲家,他才20岁,写作管弦乐作品已经象大师一样。”1908年,该曲由作者亲自指挥首演,并以其独特的风格震惊了欧洲。
罗马尼亚作曲家管弦乐曲。
艾涅斯库作于1901年。A大调。作品11。该曲的主题素材,采用罗马尼亚“莱乌塔尔”民间乐师的歌曲或舞曲旋律,乐曲结构较自由,节奏生动活泼,感情炽热充沛,色彩绚丽夺目,具有浓郁的罗马尼亚生活气息,描绘了一幅农村的风俗画面。
整个乐队音响丰富,配器辉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马斯内曾评述过:“艾涅斯库是天生一位交响乐作曲家,他才20岁,写作管弦乐作品已经象大师一样。”1908年,该曲由作者亲自指挥首演,并以其独特的风格震惊了欧洲。
多普勒:【介绍】: 弗兰斯·多普勒(1821-1883),奥地利作曲家、长笛演奏家。早年随父亲学习音乐。1847年任佩斯歌剧院首席长笛。同年,他的第1部歌剧《本约夫斯基》在布达佩斯公演,受到观众赞赏。1858年任维也纳歌剧院首席长笛..
二十世纪的对位法:现代音乐写作技法之一。指不依赖于传统和声,允许各声部独立发展,旋律线条处于显着地位的一种对位规则。此法由库特提出。强调音乐各声部的横向旋律效果,而和声退居其次,曲调写作应以音的级进、跳进、上行..
多朗舞:中国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流行于新疆麦盖提、巴楚、阿瓦提、莎车等地区。“多朗”,维吾尔语意为“群”,是古代塔里木沙漠边缘居民的通称。他们跳的舞也名为多朗舞。其音乐称为“多朗木卡姆”(大型套曲)。由5首乐曲..
杜布瓦:【介绍】: 希奥多里·杜布瓦(1873-1924),生于罗索。法国管风琴家、作曲家。早年就读巴黎音乐学院,师承托马。24岁时获罗马奖学金,赴意大利深造。在演奏、作曲、理论研究及教学方面多有建树。曾为圣桑后任,在马德莱那..
蒂博:【介绍】: 雅克·蒂博(1880-1953),法国小提琴家。生于波尔多。自幼随父学琴,13岁进巴黎音乐学院,从师马尔西克。18岁时作为小提琴演奏家演出50余场音乐会,名扬乐坛。其后足历欧美各国巡回演出,声誉日增。1930年起与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