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美学

生活与美学:

又译《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车尔尼雪夫斯基着。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出版。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唯物主义美学着作。车尔尼雪夫斯基以费尔巴哈的哲学作为自己美学思想的出发点,坚持“尊重现实生活,不信先验假设”、并在批判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是生活”的着名论断(参见“美是生活”),奠定了他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的基础。车尔尼雪夫斯基推崇现实美,认为现实美是最根本的美,永远高于艺术美。

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限多样,善于变化;没有片面性,无论从任何一点上去看,它都美。艺术美比起现实来,显然是无力的、不完全的、不明确的。人们需要艺术,是因为它能使人想到现实,是现实的“代替品”。但艺术美在现实面前也不是消极的,它作为“生活教科书”有三大社会作用:再现生活、说明生活和判断生活。他还认为,自然界中的美是生活的暗示。自然界中美的东西,会使人想到人类的生活,象征人的某种品格或力量,与人的幸福与欢乐联系在一起。

由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局限,使车尔尼雪夫斯基不能对“生活”和“美”的本质作科学的说明;在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上,存在着片面强调现实美而贬低艺术美的缺陷。他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以前的高峰,对俄国和世界文艺及美学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影响,至今仍然是可贵的遗产。

为您推荐

诗人们的政治

诗人们的政治:英国宪章派的文学批评论文。强调文学的政治性和战斗性。认为许多伟大作品都是崇高的政治论文。一切真正和不朽的诗,都植根在生活事务中。诗在按照它的意愿来范铸群众思想时,影响是巨大的。提倡把诗人写作发..

诗品出于人品

诗品出于人品:清人刘熙载关于作家与作品之关系的论述,也是他文学批评的一条重要原则。语出《艺概·诗概》:“诗品出于人品”。意谓文学作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格调与作家的道德修养、艺术才情等主观因素有直接关系,诗品是人..

诗归

诗归:诗歌评论总集。明代钟惺、谭元春合撰。51卷。评选古诗15卷,唐诗36卷。钟惺作《诗归总序》,谭元春作《唐诗归序》,以阐明其选评标准及理论宗旨。论诗既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拟古之风,又反对公安派的俚俗倾向,倡导学习古..

实验小说

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歌德关于未来文学发展趋势的认识和预言。1827年1月31日,歌德在同爱克曼谈话中,首次提出“世界文学”这个概念。歌德说:“我们德国人如果不跳开周围环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们就会陷入上面说的那种学究气的昏..

思辨形象

思辨形象:人物形象的一种形态。指运用较多的哲理性的逻辑语言塑造的人物形象。思辨形象的塑造,不是侧重于人物外部和行为的刻画,也不囿于在故事情节中展示心理、性格的特征,而是多用哲理性的逻辑语言(包括人物自身的内心..

声病说

声病说:亦称永明声病说、声律论。古代诗歌创作声律理论。南朝齐梁时期王融、谢朓、沈约、周颙等人创立。因其主要内容是论四声、讲病犯,故称“声病说”。又因王融、谢朓、沈约、周颙等人皆为齐武帝永明时作家,故又称“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