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六义

诗六义:

中国古代关于诗歌体裁和表现方法的分类:即风、雅、颂、赋、比、兴。

其中“风、雅、颂”为诗之三体,“赋、比、兴”为诗之三法。把诗分为“风、雅、颂、赋、比、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周礼·春官》中记载:“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汉代《毛诗序》作者改“六诗”为“六义”,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对“六义”的解释,历来众说不一。唐以前并无“三体”、“三法”之分,诸家论“六义”,多是体、法并用,认为“六义”既是诗之六体,亦是诗之六法。

唐代孔颖达,根据“六义”各自的性质和作用,分为“三体”和“三法”。他在《毛诗正义》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

”孔颖达的解释比较合理,影响较大,后世学者多从之。

为您推荐

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

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斗争:文艺论文。列宁写于1910年12月。中文版《列宁全集》收入第16卷。本文主要论述托尔斯泰的学说与无产阶级斗争的关系。指出,托尔斯泰的观点与无产阶级的生活、工作和斗争是矛盾的,他的学说反映的是..

太和正音谱

太和正音谱:北曲曲谱。中国明代朱权撰。成书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分上、下两卷,内容约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戏曲理论和史料,有“乐府体式”、“古今英贤乐府格式”、“杂剧十二科”、“群英所编杂剧”、“善歌之士..

熟参

熟参:宋代严羽论诗术语。语出《沧浪诗话·诗辨》:“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如是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试取汉、魏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严羽所谓“熟参”,即广见多识..

石林诗话

苏珊·朗格

苏珊·朗格:【生卒】:1895—【介绍】: 当代着名哲学家、美学家。美籍德裔人,生于纽约。曾从师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获哲学、文学博士,并任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教授多年。50年代后着重理论研究,主要着作有《哲学实践》、《哲..

温克尔曼

温克尔曼:【介绍】: 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1717-1768),德国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出生在一个鞋匠的家庭。青少年时代经过艰苦努力才争取到受教育的机会。曾当过教师、图书管理员,到意大利进行过考古、历史和美学的研..

视觉艺术的含义

视觉艺术的含义:艺术史美学论着。美国现代艺术史理论家潘诺夫斯基着。初版于1955年。傅志强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本书首先论述了对我国读者尚觉陌生的肖像学及圣像学(一种以艺术史为基础的美学研究方法),然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