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活

文学生活:

法国近代文艺批评家法朗士着。

文艺批评着作。约写于1883到1892年。共4卷。在这部着作中,法朗士反对强加于人和教条式的批评,要求文艺批评家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主张依靠个人感受去评价艺术品,不必强求一致,进而建立了“多元化”的文艺批评。这种批评提倡用“我自己”或我的“探险活动”去鉴赏艺术作品。重视文艺批评中的个人主观感受,认为最初印象是最真的,代表真理。强调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他说:“让我们把冷嘲和同情都摆在读者面前,由他们看了以后自己去作判断吧!”《文学生活》中阐述的理论,对19世纪70年代后的法国文学中的印象主义产生一定影响。

法朗士的“多元化”式的批评,强调主观印象,否定文艺批评的客观标准,也具有消极作用。

为您推荐

文艺的“二为”方向

文艺的“二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对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向的坚持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的历史要求和根本方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转入到社会主义,随着生产资料所有..

文学论文选

文学论文选:文学论文集。拉法格着。罗大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本书收作者文学论文6篇。《浪漫主义的根源》系统研究了浪漫主义思潮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认为这种思潮本质上是反动的;《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及..

无一字无来处

无一字无来处:语出宋代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意谓诗文写作用事、用语,必有出处和来历。旨在强调向古人学习,博观群书,多识典故,丰富词汇,以..

现象学批评

文艺鉴赏心理学

文艺鉴赏心理学:是研究鉴赏者在艺术鉴赏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它产生于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点上,是文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文艺鉴赏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从作品到鉴赏者的鉴赏过程的研究;由鉴赏者再反..

文艺的党性原则

文艺的党性原则:文艺的一种社会属性,是文艺的阶级性的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它是随阶级斗争的高度发展和需要而产生并确立的。文艺的党性原则,指作家、艺术家们公开地站在一定的社会集团的立场上,自觉地运用鲜明的世界观去反..

文镜秘府论

文镜秘府论: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撰。全书分天、地、东、南、西、北六册,分论诗歌音韵、体势、对偶、文意、文病、对属等。据日人小西甚一《文镜秘府论考》推测,此书约成书于日本弘仁七年(816)前后,是遍照金刚依据在华留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