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无乐

至乐无乐:

庄子人生哲学命题。

语出《庄子·至乐》:“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然如将不得己,而皆曰乐者,吾未知之乐也,亦未知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在这里讨论的是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所言“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其意谓人生最大的快乐是“无乐”,最大的荣誉是“无誉”。庄子认为世俗之“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声音也”,并非真乐至乐。

所谓“至乐”即“无乐”,其核心是“无为”。庄子说:“吾以无为诚乐矣。”所谓“无为”即无知无欲,听任自然,随遇而安。庄子认为只有“无为”,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世俗以此为大苦,而庄子以此为至乐。这种至乐是世之俗人无法感受到的。

了解“至乐无乐”的哲学含义,有助于理解庄子的美学思想。

为您推荐

宗教魔法说

宗教魔法说: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一种解释。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继承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提出的各原始部族的风俗、仪式和信仰无不起源于交感巫术的理论,认为最初的文艺创作是原始宗教魔法的直接表现,是对自然物施行的魔法。..

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

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戏曲论着集。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出版。共10集,收载唐至清代有关编剧、制曲、歌唱、表演等的理论着作及探讨戏曲源流,考订有关事实,辑录佚闻的专着,以及重要戏剧目录等,计48种。包括..

总体文学

总体文学:亦称“一般文学”。原指诗学或文学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文学的普遍规律和理论。20世纪40年代,法国着名比较文学家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把总体文学作为既不同于民族文学,又有别于比较文学的文学研究类型..

致费里克斯·康同志

拜尔

拜尔:【生卒】:1900—【介绍】: 美国版画家、建筑师和画家。早年学习建筑。1921年至1923年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学习印刷和壁画。毕业后任美国《时装》半月刊艺术指导。1928年迁居柏林。1938年迁往纽约,从事广告设计,并担..

作家风格

作家风格: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的并体现于全部创作中的思想和艺术上的总的倾向、气派、风采和格调。是作家创作个性的综合反映。作家的艺术风格,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作家的人格——思想、情感、性格、趣味、气质、思维等主..

阿斯普伦德

阿斯普伦德:【生卒】:1885—1940【介绍】: 瑞典建筑师。早年在斯德哥尔摩美术学院攻读建筑。1913年至1914年赴希腊、意大利游历,深受古典建筑的影响。他设计的斯德哥尔摩伍德兰礼拜堂、斯堪地亚电影院以及对斯德哥尔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