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文学网!
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之一。出身音乐世家。自幼随父学音乐,1792年起定居维也纳,从事教学、演出及创作。后两耳失聪,仍坚持创作。创作上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并开创了浪漫乐派的先河。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特点,歌颂英雄主义,追求人道主义理想。手法上富于创新,运用广阔发展的对比主题、戏剧性的结构及新颖的配器。重视音乐的社会功用,提出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在音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作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9部交响乐,《悲怆》、《月光》、《热情》等32021首钢琴奏鸣曲,还有多部钢琴及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歌剧等作品。
圣B桑(CamilleSaintBSa氝ns,1835—1921):法国作曲家。坚持古典传统,创作上具有华丽、均衡、简洁等特点。作品很多,主要有歌剧《参孙与大利拉》,交响诗《费顿》、《奥姆法尔的纺车》,组曲《动物狂欢节》等。521..
刘天华(1895—1932):现代作曲家、民族器乐演奏家。江苏江阴人。曾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等校任教。1927年创立“国乐改进社”。不但精通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还能演奏小提琴、小号、钢琴等西洋乐器。注意吸收西洋音..
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法国作曲家。作品多以直率强烈的感情,歌颂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音乐表现生动明快、富于光彩。代表作歌剧《卡门》,标志着法国现实主义歌剧的诞生。此外还有歌剧《采珍珠者》、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等。..
肖邦(FryderykFranciszekChopin,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曾就读于华沙音乐学院。1831年移居巴黎,从事创作和教学,并同许多浪漫派艺术家有交往。前期作品热情开朗,富于浪漫主义幻想。后期作品更为成熟,多具戏剧性、悲剧性、史诗性,充满激情,音乐形象深刻丰满..
莫札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之一。生于宫廷乐师家庭,6岁起即作为神童钢琴家随父到各国旅行演出,并开始作曲。曾任大主教宫廷乐师。作品善于吸取当时欧洲各国的音乐成就,风格清新流畅、明朗乐观,音乐语言平易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