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文学网!
刘天华(1895—1932):现代作曲家、民族器乐演奏家。江苏江阴人。曾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等校任教。1927年创立“国乐改进社”。不但精通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还能演奏小提琴、小号、钢琴等西洋乐器。注意吸收西洋音乐作品及演奏技巧,在民族器乐创作和演奏上均有成就。作有《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等二胡曲10首,《歌舞引》等琵琶曲3首。
圣B桑(CamilleSaintBSa氝ns,1835—1921):法国作曲家。坚持古典传统,创作上具有华丽、均衡、简洁等特点。作品很多,主要有歌剧《参孙与大利拉》,交响诗《费顿》、《奥姆法尔的纺车》,组曲《动物狂欢节》等。521..
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1809):奥地利作曲911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者。最早确立近代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形式及其配器原则。注意吸取民族民间音乐素材。作品风格质朴,充满乐观主义和生活气息。主要有交响乐《巴黎》、《玩具》、《伦敦》、《告别..
徐上瀛(?—约1662):明代音乐家。号青山,太仓(今属江苏)人。对古琴演奏造诣颇深。提出“和”为古琴演奏的首要原则,即“指与弦合,弦与音合,音与意合”。发展了当时虞山派“清微淡远”的演奏风格,推崇“古雅”,并取各家之长,自成一格。主..
韩德尔(GeorgFriedrichH氋ndel,1685—1759):德国作曲家。早年任汉堡剧院乐队小提琴师,并从事歌剧创作。后曾到意大利研究音乐。1712年起定居英国,并于1726年入英国籍。写有40余部意大利文唱词的歌剧,题材多为神话传说或历史事件,音乐表现富于戏剧性,但在英国上演未获..
门德尔松(FelixMendelssohnBBartholdy,1809—1847):德国作曲家。自幼习乐,曾到欧洲许多国家游历演出。创作上接受古典主义影响,推崇巴赫。作品流畅工整,旋律优美、色彩丰富。1843年在莱比锡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首创“无词歌”体裁。主要作品有《苏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