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

转调:音乐术语。指音乐作品中由一个调转到另一新调。音乐创作有时为内容的需要,求得更为丰富的调式表现能力,在乐思的构成和发展中常用此手法。转调时可以改变原来调式,如由C大调转入C小调;也可以不改变原调式,如由C大调转入G大调等。

为您推荐

音乐的描写性

音乐的描写性:又称“音乐的造型性”。与“音乐的表情性”对应统一。指音乐乐音运动能以显示生活原型的某些外部特征的性质。如可摸拟风声、水声、鸟鸣、马嘶等。是音乐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音乐作..

桃花扇

桃花扇:传奇剧本。清孔尚任作。通过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南明王朝覆亡的历史。用一曲戏来揭示明代300年历史提出的问题,前此未有。剧中塑造了互不雷同的人物形象,曲词流畅。曾被改编成多种剧目,并被..

汉宫秋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剧本。元马致远作。写西汉元帝受匈奴胁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一反传统描写昭君的作品,以元帝和昭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着重谴责了怯懦自私的文臣武将。曲词文采斐然。曾被译成多..

音乐

调式

调式:音乐术语。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指按照一定关系连结在一起的由若干音(通常为5或7个)组成的体系。其中以某个音为中心,即主音。其余的音则围绕主音构成一定的音程关系。由于体系中包含的音的数量不同,各个音同主音的..

李玉

李玉(1611?—1677?):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玄玉,号19苏门啸侣,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崇祯末年中副榜举人,明亡后致力于戏剧创作。作有传奇40余种,今存18种。《清忠谱》为其代表作。他的作品有的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但有的则宣扬了奴隶..

音乐的戏剧性

音乐的戏剧性:指音乐可以表现戏剧冲突、对比或变化的美学特征。多见于歌剧或舞剧音乐,较大型的标题性器乐曲或交响乐等。前者可随剧作表现的冲突相应展开或作为全剧序曲呈示概括;后者则在作品本身显现出矛盾对比或冲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