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电影
小说电影:在传统戏剧式结构的基础上大量运用艺术散文因素,从而使戏剧性与叙事性获得较好结合的电影样式。特点是在反映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同时,深入剖析人的活动和生活中极其纷繁复杂的各个方面,详尽地揭示人的内心状态。较为成功的小说电影如苏联的《静静的顿河》、《苦难的历程》、意大利的《罗果和他的兄弟们》、中国的《天云山传奇》等。
成荫(1917—1986):中国电影导演、电影剧作家。江苏松江县人。导演代表作有《钢铁战士》、《南征北战》、《西安事变》等;编剧代表作有《钢铁战士》、《万水千山》(与孙谦合作)、《春城无处不飞花》(与海默合作)等。曾任北京电影52学院院..
思想电影:又称“思考电影”。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苏联电影中的一种创作主张。提倡者是罗姆、格布里罗维奇、尤特凯维奇等。认为电影作品应反映作者对时代的思考。银幕上不仅要表现事件,还要表现思想活动和思想进程本身。影片..
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对称。主要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戏剧电影”为主体的电影。基本特征是:情节结构多以戏剧冲突律为基础,运用“蒙太奇理论”的原则;正反面人物有较为严格的划分;往往代替观众作出思想结论,供观众自己思..
蔡楚生(1906—1968):中国电影导演,广东潮阳人。192772年参加电影工作,编导影片多部,著名的有《都会的早晨》、《渔光曲》、《新女性》、《一江春水向东流》、《南海潮》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事业领导人之一。..
韦尔托夫(Y.IMFaEN,1896—1954):苏联电影导演、剧作家、理论家、“电影眼睛派”创始人。认为摄影机就是眼睛。42否定艺术家虚构的权利,认为艺术的任务就是记录现实。代表作有《带摄影机的人》、《顿巴斯交响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