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宗北论

南宗北论:
中国书画史上一种理论学说。明代画家董其昌所创。他把李思训和王维视为“青绿”和“水墨”两种子画法风格的始祖,并从此倡中国山水画分“南北宗”之说。南北宗原是指佛教史上的宗派,所谓“南顿’、‘北渐’把“顿悟”和“渐识”(苦功修练)作为被彼此的主要区别。这种划分法,标榜了“南宗画”即文人画出于“顿悟”,因而社为“高越绝伦”,“有手工土气”;同时,以为“北宗画”只能从“渐识”,也就是从勤习苦练中产生。受到轻视和贬低。前者重在邻居领悟,后果重在攻夫。南宗王摩洁(维)始用宣纸,变勾勒之法其传荆、关、董、巨、二米以及元之四家等。北宗则李思训父子,风骨奇峭,挥扫躁挺,传至宋之赵伯驹、赵伯、以及马远、夏圭、戴文进、吴小仙。

为您推荐

散文

散文: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

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 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提出的,她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文学作品..

※9、三一律

※9、三一律: 三一律(three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

“通感”

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 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代的赵孟頫。颜、柳占据了其中一半的席位。“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而又有所差异..

隐含的读者

隐含的读者: 是由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提出的。隐含的读者是和现实的读者相对而言的,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在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

《雷雨》

《雷雨》: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艺术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雷雨》一发表,就震动了文坛。《雷雨》创作于1933年,两年前,刚刚爆发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热潮。曹禺也积极投身抗日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