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印
汉印:狭义专指汉代的印章,广义泛指汉至魏晋印章(魏晋印章因袭汉制,并无大易)。汉印沿秦制,但篆法一改秦法,增减改易,笔画简直平方,体近古隶书,古朴端庄。多方制,间有长方形。一般为四字,亦有五字印。后代篆刻家多取法于此。
吴昌硕(1844—1927):近代书画家、篆刻家。篆刻取法浙派,后师法邓石如、吴熙载,追法秦汉,以石鼓文入印,兼取封泥、砖瓦文字,浑厚苍劲,朴茂中见秀丽,边款洒脱。对近现代篆刻学子影响极大。参见“书法”中的“吴昌硕”。..
印章:又称“图章”。古称“鉨”或“”,后作“玺”。用以取信之物。秦统一六国,皇帝的印信称“玺”,官私所用称“印”。至汉代,官印中始有“章”、“印章”之称。唐以后皇帝印信又称“宝”,官私印又有称“记”、“朱记”、“..
雕漆:又名“剔红”。相传始于唐代。在铜胎或木胎上涂上调好的漆料,一般要涂八九十层以上。上漆后乘未干透即进行浮雕,然后再烘干、磨光。以红色为主。北京产品最为著名。其他产地还有扬州、无水、徽州等。品种一般为日常..
文徵明(1470-1559):明代书法家。工楷、行书,兼擅隶书,尤精小楷,从李应祯学书,得力于智永,小楷师二王,精丽婉秀,行书取法苏轼、黄庭坚、米芾,“晚岁取《圣教》损益之,加以苍老,遂自成家”。参见“绘画·雕塑”中的312“文徵明”。..
宋徽宗(1082-1135):即赵佶。北宋书画家。宋神宗子。工书法,初师薛稷,草书学黄庭坚。楷书瘦劲峻丽,有“屈铁断金”之誉,自成法度,世称“瘦金体”。传世书迹有《真草千字文》、《临写兰亭绢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