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 中国古代雕塑。1986年7~9月发现于四川省广汉县三星堆蜀文化遗址的两个祭祀坑。年代约相当于商代殷墟文化第一期。经初步整理的1号祭祀坑,还出土各种金器、青铜器、玉石器、骨器、陶器和象牙等300余件。
  青铜人头像大小与真人相当,共出土10余件。铸至颈部以下,有的下部铸成倒三角形,可清楚看出头上的冠帽、头后的编发、颈部的衣领等。面部五官均作夸张的表现,眼睛、耳朵很大,眉毛宽阔。眼作杏叶形,中部呈棱线突起,未表现眼珠。口部很长。耳部结构如云形图案,耳垂有穿。颧部突出,有的作成明显的棱线。面容有的圆浑,有的瘦劲(见彩图)。小的青铜人像通高15厘米,双手抚膝,作跽坐状,头上有冠,腰间束带。小型青铜人面具,高6.5厘米,面型扁阔,头部特征均与人头形象相似。


  同坑所出的金杖上也刻有人头像。金杖以纯金皮包卷而成,长142厘米,杖中部线刻3个形象相同的人头像,圆脸长目,戴冠,两耳饰以云纹图案,耳垂下坠有耳饰,头像上部刻对称的鸟头纹,可与青铜人头像相互参照。同时出土的还有青铜龙、虎、鱼形玉璋等。
  2号祭祀坑出土遗物近500件。其中重要的雕塑作品有青铜方座大型立人像、人头像、人面像、鸟、鹿和戈等,金制人面罩、鱼等,以及玉石制品和骨、牙、贝等。立人像连座通高262厘米,立人身高172厘米,冠高10厘米,脑后梳长辫。身躯细长,着云雷纹左衽长袍,赤足,戴脚镯,右臂上举,左臂屈于胸前,手掌巨大,握成圆环状。推测手中原可能持琮,为主持祭祀的巫师。人像立于高80厘米的方座之上,座分两层:上层由四面各为镂空的倒置饕餮所承托,下层四面光素无纹饰。
  三星堆遗址为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蜀文化遗址。有人推测或与传说中的早期蜀王鱼凫、杜宇的都邑有关。

为您推荐

《三星湾》

《三星湾》:长篇小说。赵树理著。发表于 1955 年。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作者敏锐地捕捉农村带有本质性而又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加以反映,从农民的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婚姻恋爱、..

《头像》

《头像》:短篇小说。作者林斤澜。发表于《北京文学》1981 年 7 月号。小说描写艺术家忘我献身的故事。主人公梅大厦是一个雕塑家,性格怪异,不为常人所理解,他单身一人住在北京的大杂院里,不修边幅,生活无规律,下班后就通宵达..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选》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选》:四川省文化厅文物处等编。巴蜀书社1992年3月版。0.8万字。52幅图。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部分文物图录。由前言(广汉三星堆遗址)、图录、附录3部分组成。前言介绍三星堆遗址发现和..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

妇好墓青铜器

妇好墓青铜器 : 中国商代青铜器。妇好墓于1976年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编号为5号墓。据考古材料推断:墓主人为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庙号称辛,墓葬年代属于按4期划分的殷墟文化第2期。妇好墓共出青铜、..

滇人青铜雕塑

滇人青铜雕塑 : 中国云南省滇池一带古代滇人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雕塑品。滇国是战国后期至东汉早期建立的少数民族王国,青铜雕塑出土数量多,品类繁,造型奇特优美,制作工艺精湛,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   滇人..

青铜雕塑

青铜雕塑 : 由于青铜具有优异的铸造性能,而且硬度大,耐磨、耐腐蚀性强,因此能塑造出支点窄小、重心偏移而动势极强的塑像,甚至在塑像上可以雕塑出精确清晰的完美细节。青铜雕像的表面经不同的化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