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画像石

    沂南画像石 : 中国东汉墓室画像石。1954年出土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东汉墓内。墓门上和墓室内装饰大量石刻画像。墓室模仿活人生活住宅,建前、中、后3个主室和4个耳室及1个侧室,室与室之间有门通连,占地面积达88.2平方米。该墓用石280块,其中画像石42块,有画面73幅。它以内容丰富的大构图和众多的人物形象以及自由活泼的艺术风格,为山东地区所发现的大型而完整的画像石墓,在汉代画像石中占有重要位置。
  沂南画像石内容包括神仙、奇禽异兽、打鬼图、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以及墓主人生前行状、死后哀荣等。根据画面内容的内在联系,全部画像可分4组:①以刻在墓门横额上表现墓主人生前曾率众抗击异族的攻战图为主体,两侧及中间门柱刻有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以及材官蹶张来做为主体画的陪衬。②为墓主人身后哀荣画像。包括前室内 3幅祭祀图、大傩图、升天仙人等画面。③在中室内用 4幅相连的出行图表现出墓主人的大官僚身份,用众多人物组成的丰收宴享图、乐舞百戏图、马厩图等表现了墓主人生前的富有和逸乐生活,此组用 9幅18个画面描写了古代圣贤豪杰和历史故事加以衬托。④在后室承过梁的隔墙上所表现的墓主人生前晏寝生活。内容有仆人涤器图、侍女执镜捧奁图、男仆送馔图、备马图、衣履图等。并衬以打鬼的方相氏、奇禽异兽、花纹图案等内容。

  沂南画像石的雕刻手法灵活多变,其中有圆雕(八角柱斗拱旁的倒悬双龙)、浮雕(墓门上额与柱子)、凸面线雕和阴线刻等。
  墓门上额和柱子采用浮雕方法,增强了这些突出部位的立体感和雄伟气概。而墓室内壁的大量画面采用凸面线刻和阴线刻,由于凸面线刻减地极浅薄,轮廓亦不太严谨。这样既保持了室内墙壁的平面整体感,服从于整体建筑的需要,同时又充分依靠流利的线条、准确生动的造型,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性。

为您推荐

孝堂山画像石

孝堂山画像石 : 中国汉代石祠画像石。位于今山东省长清县孝里铺孝堂山上,是墓前石祠内壁上所刻的画像。孝堂山石祠为一单檐悬山顶面阔两间的结构形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石祠西山墙外侧北齐武平..

武氏祠画像石

武氏祠画像石 : 中国东汉石祠画像石。武氏祠在今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宅山,旧称武梁祠或武氏"前石室"和"左石室",为武氏家族墓葬的双阙3个石祠的石刻装饰画,现保存刻石40余块。据武氏石阙和武梁碑记载,它的创建..

画像石

画像石 : 中国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它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魏晋之际仅有个别实例,故又称汉画像石。宋以后受到金石学家的注意。20世纪开始收集、研究零散作品..

画像砖

河南画像砖

河南画像砖 : 中国汉代的一种有浅浮雕或阴线画像的砖。20世纪50年代后陆续出土于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其画像砖用雕刻好的木制印模在半干的砖坯表面压印出图像。砖的形状主要有3种:长方形的空心砖、长方形的..

邓县彩色画像砖

邓县彩色画像砖 : 中国河南省邓县学庄南朝墓出土的模印彩色画像砖。1957年发现该墓。墓室和甬道全部用砖砌成。墓室两壁各筑8个方形砖柱,甬道两壁各筑4个方形砖柱,上面砌着一砖一图的模印彩色画砖。画像砖..

汉代棺椁画像石

汉代棺椁画像石 : 主要出土于中国西南地区,以四川盆地为多。画像皆刻于棺椁外侧。有只在棺身两侧者,也有布满棺盖顶部、棺身两侧和前后端者。多为减地浅浮雕加阴线刻,后期出现高浮雕、半立雕等。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