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继》

    《画继》 : 中国南宋绘画史著作。邓椿著。邓椿,字公寿。四川成都双流人,生卒年不详。出身于世代显宦的官僚家庭。祖父邓洵武北宋末官知枢密院,拜少保。邓椿生活于北宋南宋之际,曾官至通判。家富书画收藏,又多方接触收藏家所藏名迹,见闻颇广。因感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后,90余年无人续著绘画史,乃稽考文献,根据见闻,写成此书。
  此书记述了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至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共93年间的有关绘画见闻,是继《图画见闻志》之后的又一重要绘画史著作。全书共分10卷。卷首有作者自撰序文,记述编定的缘起、经过、方法、体例等情况,并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见解。1~7卷辑录了219位画家的传记材料,按画家身份地位先后分类排列。卷一为圣艺,通篇记述宋徽宗赵佶的绘画活动;卷二为侯王贵戚;卷三为轩冕才贤;卷四为缙绅韦布;卷五为道人衲子和世胄妇女(宦者附);卷六、七按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 花竹翎毛、 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及小景杂画等画科分类,记录了画院画家及职业画工的生平事迹、绘画专长等资料;卷八为铭心绝品,著录了作者目睹过的私家收藏绘画精品的目录;卷九为杂说论远;卷十为杂说论近,以杂记体裁,记述了唐、五代以迄北宋中期的画坛传说见闻,并对绘画品评欣赏提出自己的见解。
  文人画自北宋起日趋活跃,画家辈出,形成重要潮流,宫廷院画也达到兴盛的顶点。《画继》成书于南宋前期,作者对文人画的崇尚正反映了这一趋势。书中发挥了郭若虚的观点,认为绘画作品的气韵生动是无师可传而仅决定于人品,非常赞同郭若虚的"深鄙众工"和将气韵生动"独归于轩冕、岩穴",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此书一方面强调画家的文化修养与艺术意趣,保留了有关早期文人画旨趣的记载,同时也记载了有关画院制度及创作活动和社会上职业画工的活动史料及对国内外美术交流的情况,为后世留下宝贵资料。
  《画继》开创了综合利用前人诗文、笔记等多方面资料编写的先例。书中采用的论著有郭熙《林泉高致》、宋子房《画法六论》,沈括《梦溪笔谈》、李廌《德隅斋画品》、 张舜民《画墁录》及欧阳修、 苏轼、苏辙、黄庭坚等数十人诗文集,都是他"稽之方册"的范围,资料较为丰富翔实。对于画家作品的评论,则非亲见绝不妄加褒贬,因而论述也较为严谨公允。

为您推荐

《画禅室随笔》

《画禅室随笔》 : 中国明代书法、绘画理论著作。董其昌撰。全书4卷。卷一包括论用笔、评法书、跋自书、评古帖各节。卷二包括画诀、画源、题自画、评古画各节。卷三、卷四基本上与书画无关。此书论书主张"..

华觉巷清真寺

华觉巷清真寺 :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回族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建于明代初年,主要建筑有礼拜殿、唤醒楼、浴室、教长室、讲堂、大门等,此外还有影壁、牌坊、碑亭等附属建筑。建筑沿东西轴线组成4组院落,..

花鸟画

花鸟画 : 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 鳞介等支科。中国花鸟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它往往通..

花剌子模美术

横山大观

横山大观 :   日本画家。1868年 9月18日生于水户市一个藩士家庭,1958年2月26日卒于东京。本名秀麿,旧姓酒井,以后一直随母亲姓横山。1889年,他成为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系第1期学生,师事桥本雅邦,特别受校长..

《画麈》

《画麈》 : 中国明代山水画理论著作。沈颢撰。沈颢,字朗倩,晚号石天,吴(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工于诗文书画,书法四体精能,山水画近沈周,并精于画理,博雅多闻。著有《画传灯》及《枕瓢》、《焚砚》诸集。   《画..

胡一川(1910~  )

胡一川(1910~  ) :   中国现代版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胡以撰。 1910年4月16日生于福建省永定县。少时在印度尼西亚读小学,1925年毕业后,回国入厦门集美师范学校,从张书旂学中国画。1929年考入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