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美术流派。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中部,自13世纪以来就是欧洲重要的商业、银行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得到顺利发展,新兴的市民阶级势力迅速扩大,掌握政府,建立城市共和国并产生人文主义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随之美术创作也逐渐发展繁荣,14~16世纪几乎所有文艺复兴美术的重要画家,皆诞生、学习或工作于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画派在13世纪末已逐渐形成。标志着中世纪美术向文艺复兴美术过渡的先驱人物是奇马布埃,但佛罗伦萨画派的真正奠基者是乔托。乔托是奇马布埃的学生,代表新美术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创作的阿雷纳礼拜堂壁画(1305~1309),借宗教题材表现富于生活气息的现实情景,注意空间深远关系和人物立体造型,以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传述了人文主义精神,从而取得14世纪文艺复兴美术最为辉煌的成就。乔托之后,佛罗伦萨画派继续发展,成为意大利最大的艺术流派,因其成员主要为乔托门生,故又有乔托画派之称。名家有B.达迪、T.加迪及其子A.加迪等,但他们多仿效乔托而较少创新,艺术上无大突破,至15世纪才产生革命性的变化。
  15世纪初,佛罗伦萨艺术首先在建筑和雕刻方面出现了进一步学习古典、彻底抛弃中世纪传统的高潮。建筑师F.布鲁内莱斯基提倡实地考察古典遗物,并发现了科学的透视画法。雕刻家多纳太罗则潜心研究人体结构,开始创作完美的裸体形象,这些都极有助于绘画的革新。在他们影响下,青年画家马萨乔第一次以合乎科学原理的写实手法表现物景,较乔托有了明显进步,人物形象坚强朴实,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他虽英年早逝,却为佛罗伦萨画派留下了优秀的遗产,被后来画家敬奉为师。
     
  马萨乔之后,佛罗伦萨画派达到繁荣的高峰,出现许多著名画家。如F.安杰利科、P.乌切洛、利皮父子、A.del卡斯塔尼奥、A.波拉尤奥洛等,他们都继承并发扬了马萨乔首倡的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统,着重空间的透视表现和人物的坚实造型,风格秀婉、雄浑各有所重,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另外,如B.戈佐利善于表现城市风习,多梅尼科、韦内齐亚诺精于色彩与光暗处理,为新美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15世纪后期,佛罗伦萨画派最著名的画家是S.博蒂切利。他在写真传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佛罗伦萨画派善用线条的传统,表现秀丽婉约的女性美极为出色。他还用古典传统题材作画,结束了宗教题材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与他同时的D.吉兰达约也精于写实,把宗教画完全表现为世俗生活情景。佛罗伦萨画派的成就使一部分画家受聘于其他地区,也吸引了许多画家前来学习或受其影响,促进了整个意大利其他美术的发展。16世纪盛期文艺复兴的3位伟大代表中,L.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属佛罗伦萨画派,拉斐尔也主要在佛罗伦萨完成其学业,但他们3人的活动已超出佛罗伦萨的范围,成为全意大利的画家了。和他们同时的A.del萨尔托,充分吸收了达·芬奇和拉斐尔的影响,风格端庄典雅,成为佛罗伦萨古典主义的代表。
    
  15世纪中期以后,佛罗伦萨的工商业渐趋停滞,佛罗伦萨共和国也于1530年变成了公爵国,贵族势力增强。文艺复兴文化出现低潮,佛罗伦萨画派也呈衰退之势,样式主义倾向就是这种危机的反映。它产生于佛罗伦萨,后波及全意大利,它的流行实已标志着佛罗伦萨画派的结束。
  参考书目
 坚尼·布鲁克尔著,朱龙华译:《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三联书店,北京,1985。

为您推荐

佛光寺大殿

佛光寺大殿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殿堂之一。位于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是唐代建筑的典型代表。1937年为建筑学家梁思成所发现。传佛光寺创建于北魏,9世纪初建有3层7间弥勒大阁,唐武宗会昌..

改机

改机 : 中国明代双层提花丝织品。弘治年间,由福建福州一位名叫林洪的人,将以往用5层的闽缎机改为4层,创制的新产品,名为"改机"。是由2组经线与2组纬线分别进行交织,形成互相重叠的表、里双层(或称上、下2层),两面..

佛兰德斯美术

佛兰德斯美术 : 佛兰德斯为西欧一历史地名,泛指古代尼德兰南部地区,大体上包括现在的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的部分地区。其美术的历史范畴包括15~18世纪,它曾对整个欧洲美术的发展起过重要的影响。   ..

妇好墓玉石雕刻

妇好墓青铜器

妇好墓青铜器 : 中国商代青铜器。妇好墓于1976年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编号为5号墓。据考古材料推断:墓主人为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庙号称辛,墓葬年代属于按4期划分的殷墟文化第2期。妇好墓共出青铜、..

改琦(1773~1828)

改琦(1773~1828) : 中国清代画家。字伯韫,号香白,又号七芗、玉壶山人、玉壶外史、玉壶仙叟等。其远祖为西域人,于元朝时入居中原,明清两代世居宛平(今属北京),祖父改光宗一度任松江(今属上海)参将,遂入籍于此。明清以..

佛教美术

佛教美术 : 伴随佛教活动的美术。它根据佛教的思想信仰,服从佛教特有的偶像崇拜和礼仪上的要求,应教化活动或集团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它具有佛教的意义、内容、用途、机能,涉及美术的各部门。具体地说,在建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