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 中国现代美术研究机构。位于北京,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该所创建于1953年,经历4个阶段:①1953年 6月筹建于北京的中国画研究所和民族美术研究所时期(1953~1959),所长黄宾虹;1955年黄宾虹逝世,王朝闻代所长。这时期的主要工作是:聘请有成就的美术理论家、美术史家、国画家为研究员,从事中国画遗产的整理和研究,并对中华民族美术传统和中国美术史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培养中年的研究、教学人员。②中国美术研究所时期(1959~1974)。1959~1961年,所长王朝闻;1961~1974年,所长朱丹。前3年,以研究和编写中国现代美术史为主。1962年以后,研究范围扩大到古今中外,开展了中国绘画、中国古代雕塑、书法篆刻、年画、中国古代画论和外国美术历史及现状的研究;1965年以后,因政治运动研究工作基本中断。③美术研究室时期(1975~1979)。中国美术研究所1975年改为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后改院)美术研究室,领导小组组长江有生。1976年逐渐恢复研究工作,并开始调整人力和研究课题,向全面恢复科学研究过渡。④1980年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改组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室恢复为美术研究所,所长朱丹。从此该所进入充实力量、多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的阶段。1987年毕克官任所长,1988年水天中任所长。
  该所设有古代美术研究室、现代美术研究室、外国美术研究室、美术理论研究室、资料室、摄影室等机构,开展了美术理论、评论和现状,中国绘画史、中国雕塑史、中国书法史、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国漫画史、中国民间美术史、中国陶瓷艺术史及其理论、以及中国美术通史和断代史的研究。开展了欧洲、美洲、日本、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美术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以专著、论文、译著、资料等形式出版发表,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
  该所先后创办了美术史和美术理论丛刊《美术史论》、全国性的美术报纸《中国美术报》;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培养美术理论、美术史专业硕士、博士;与有关单位合作发起组织中国民间美术、油画艺术、中国画等全国性的或区域性的学术讨论会、座谈会;广泛参加有关学会和学术活动,以及国际学术交流,活跃思想,促进创作,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13卷)的集体研究撰写任务。
  资料室收藏中外图书资料、书画原作、金石拓片等约10万余件。

为您推荐

《高尔基研究》

《高尔基研究》:王远泽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7月版。30万字。包括绪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论述高尔基早期创作的阶级实质、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明确指出高尔基的早期创作属于无产阶级思想范畴,是新兴的无产阶级..

《托尔斯泰作品研究》

《托尔斯泰作品研究》:雷成德等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36万字。收入11篇论文。通过托尔斯泰的《幼年、少年、青年》、《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教育的果实》、《黑暗的势力》、《..

《列夫·托尔斯泰比较研究》

《列夫·托尔斯泰比较研究》:倪蕊琴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2月版。28万字。分5个部分:托尔斯泰与俄国同时代作家的比较研究,托尔斯泰与中国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托尔斯泰与欧美文学之关系的比较研究,托尔斯泰与苏联..

《契诃夫的戏剧艺术》

《俄国文学研究》

《俄国文学研究》:[苏]谢尔宾娜等着。贾植芳辑译。泥土社1954年8月版。21万字。辑译苏联文艺学家关于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俄国17位主要作家的研究论文。介绍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及其特征,各位作家对它的贡献,俄国现..

《抗倭演义(壬辰录)及其研究》

《抗倭演义(壬辰录)及其研究》:〔朝鲜〕南永鲁着。韦旭升译着。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版。37.8万字。记述16世纪末日本大举入侵朝鲜,朝鲜兵败、请求中国明朝出兵共同抗倭终获胜利的历史事件。描绘倭寇施暴行、海上大..

《夏目漱石文学主脉研究》

《夏目漱石文学主脉研究》:李国栋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版。16万字。共4章。前3章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对夏目漱石的作品进行内发式的研究,从中晚期作品中找出大量作为核心概念使用的“头脑”和“心灵”,与早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