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字潭岩刻

    仙字潭岩刻 :

1915年,学者黄仲琴对福建省华安县汰溪仙字潭岩刻作了考察,从而揭开了中国近现代研究岩画的序幕。他于1935年在《岭南大学学报》4卷2期发表的《汰溪古文》一文中,将那些图形奇怪难读的人面像、兽面、舞蹈图认为是一种与金文、甲骨文有关联的古文字。

仙字潭岩刻分布于汰溪仙字潭北岸陡峭的悬崖峭壁上,自东向西刻有6组岩画,内容以舞蹈人物与人面像为主。其中舞蹈人物的舞姿,多为手臂平举,双腿蹲踞,带有尾饰。舞蹈的男女赤身裸体,表现女性则突出乳房。舞蹈人物与人面像组成的画面,气氛热烈,风格极其粗犷。这些原始、奇特的图像,反映了当时敬奉祖先神灵和祈求子孙繁衍的强烈愿望。岩画的环境选择了具有从事巫术活动的炽热场面。仙字潭岩刻具有东南沿海人种特有的文化特征,属于新石器中晚期的珍贵文物。

仙字潭岩画(苏胜供)

为您推荐

顾恺之

顾恺之 : 晋陵无锡(今属江苏)人。出身高门士族,曾任桓温、殷仲堪参军、散骑常侍。他多才艺,工诗赋,尤精绘画。善画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青年时期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瓦官寺作《维摩诘》壁..

花山岩画

花山岩画 :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14.5千米处花山屯北明江东岸。花山,壮语名为“岜来”,汉译为“有画的石山”。宋、明时代已有记录。20世纪50年代初期调查发现。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

澳门岩刻

澳门岩刻 : 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路环岛九澳湾面向南的山谷中。1982年发现。岩画为“棋盘”岩刻,同时还发现人工做成的一列列半球形的圆点和小圆穴以及其他更为复杂的岩刻图像。“棋盘”岩刻的图形与..

台湾岩雕

《青卞隐居图》

《青卞隐居图》 : 王蒙作。纸本,墨笔。纵140.6厘米,横42.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图绘作者家乡吴兴卞山景色。画中千岩万壑,林木郁茂,山径迂回,飞瀑高悬,气势雄秀,境界深邃。山坳深处草庐数间,堂内一人倚..

《鹰桧图》

《鹰桧图》 : 张舜咨、雪介翁作。绢本,设色。纵147.3厘米,横96.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张舜咨绘古桧,雪介翁绘黄鹰。画中古桧枝丫横斜,粗壮遒劲,一只黄鹰昂首挺立其上。整幅作品在绘画技法上对比性..

卫协

卫协 : 籍贯不详。擅画道释画与历史风俗画。师法于曹不兴,与张墨并称为“画圣”。东晋画家顾恺之曾见其作品《七佛》《夏殷与大列女》《北风诗》等,并称赞其构思精心巧妙,“伟而有情势”。南齐谢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