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如

    吴友如 :

名吴嘉猷。字友如,以字行。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早年入苏州山塘画店,接触到钱杜、改琦、费丹旭、任熊、沙馥、钱慧安等人作品,悉心观摩描绘,画艺进步很大。后为吴太元画店、吴锦增画店及桃花坞年画店绘制画稿。咸丰、同治间往来于无锡、常熟等地卖画。光绪十年(1884)应上海点石斋书局之聘,任《点石斋画报》主笔。约于光绪十七年(1891)应征召北上京师为宫廷作画。次年于上海自办《飞影阁画报》。十九年应曾国荃之请,画清廷镇压太平天国的《绣像剿逆图》并石印出版。吴友如身后,书局集其遗稿重印为《吴友如画宝》。

吴友如的绘画以描绘市井风俗、时事新闻为主,还有不少反映西方科技新事物的画幅。为适合石印制版,所画均以线条描绘,黑白分明,画风工整,构图繁复。他是一位将传统民间艺术与新的石印技术结合的画家,也是近代著名的风俗画家、时事新闻插图画家。

由吴友如任主笔的《点石斋画报》,由英国人美查开办的点石斋书局印行,创刊于光绪十年(1884)五月,终刊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每月出3册,每册8页,封面用彩色纸,图画为连史纸石印,随《申报》附送,每12册为1辑。其他作者有张志瀛、田子琳、金蟾香、何明甫、符艮心、周暮桥、金耐青、戴子谦、马子明、顾月洲、贾醒卿、吴子美、李焕尧、沈梅波、王剑、管劬安、何元俊、金庸伯等。内容大致可分为六类: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军民的反抗;②清末统治者的腐败;③民间疾苦;④上海市民生活百态;⑤民间传说故事;⑥世界大事、域外风情。15年间共出473期,刊行作品4000余幅。

《点石斋画报•基隆大捷》(故宫博物院藏)

为您推荐

古阳洞

古阳洞 : 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的太和十七年(493),是由拥戴孝文帝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官吏及高级僧侣等,利用一座天然溶洞扩展而成的。该洞北魏时称“石窟寺”,清代道教徒将正壁本尊改塑为..

于非闇

于非闇 : 满族。祖籍山东蓬莱。生、卒于北京。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一年后进入小学任教,同时跟随民间画家王润暄学习绘画。1935年到故宫古物陈列所工作,临摹、研究故宫藏画,奠定了坚实的传统绘画..

张充仁

张充仁 : 生于上海,卒于法国。1921年,进土山湾印书馆照相制版部当学徒,学习素描。1926年始习油画,并学习书法。1928年入和合电影制片厂当绘景工,不久转入《图画时报》任编辑,又与郎静山等创办上海美术摄..

何海霞

鹿野苑石窟

鹿野苑石窟 :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北约10千米雷公山脉北端大石崖背沟北山的崖面上。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时期开凿。现存洞窟11个。位居中央的第6窟为造像窟,两侧各5个禅窟。第6窟平面呈马蹄形,窟内..

吕凤子

吕凤子 : 生于江苏丹阳,卒于苏州。曾中秀才。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毕业,后留在该校附中任教。1910年到上海创办神州美术院。翌年,捐献家产创办正则女子职业学校。1917年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新疆石窟

新疆石窟 : 新疆佛教石窟寺主要分布于天山南麓的吐鲁番、焉耆、库车与拜城,以及喀什4个地区。其中,吐鲁番地区有吐峪沟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雅尔湖石窟等;焉耆地区有锡克沁石窟;库车与拜城地区,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