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

    李鱓 :

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三年后以善画受罗致,充内廷供奉,曾随驾出古北口,侍值避暑山庄。但不久遭忌离职。后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今滕州市)知县。他为政清简,颇受士民拥戴,因触犯上司,于乾隆五年(1740)罢官。回到扬州后,心情抑郁,生活放纵,以卖画为生。晚年谋再出山为官,终未能实现。早年曾从同郡先辈魏凌苍学习山水画,入清宫为画供奉时,康熙皇帝曾指令他跟蒋廷锡学画花卉,后又自随高其佩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早期风格。后来在扬州见到石涛的作品,从其豪爽奔放的笔法中得到启示,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一变。李鱓绘画主张“自立门户”,始终追求独立的人格和个性表现,一生画风在不断的探索中数次变化。早期作品《花卉图》(1714,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笔法严谨,规矩方圆,合于法度,近于蒋廷锡。中年创作《土墙蝶花图》(1727,南京博物院藏)、《芭蕉竹石图》(1734,故宫博物院藏)均大胆泼辣,不拘绳墨,而感情充沛,天趣盎然。除受石涛的影响之外,也吸取朱耷的笔墨特长。所作《五松图》,幅面特大,五株老松,相互穿插,盘曲挺立,姿态各异,气势磅礴,并题有长诗,寄意深远。1753年作《鸡图》自题诗云:“凉叶飘萧处士林,霜华不畏早寒侵。画鸡欲画鸡儿叫,唤起人间为善心。”代表他晚年创作的主导思想。72岁作《三友图》(江西省博物馆藏)。在“扬州八怪”中,李鱓是受到清末批评家猛烈批评的一位,主要指责他脱离传统,笔墨缺乏蕴藉含蓄,有“霸悍之气”“失之于犷”等。纵观李鱓一生创作,他是富有独创才能的画家。

《土墙蝶花图》(纸本,设色,纵115厘米,横59.5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为您推荐

阿拉善岩画

阿拉善岩画 : 1979年开始对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东部的阿拉善左旗的岩画进行调查,在阿拉善左旗东部到乌拉特中旗的长达300千米的山中发现了岩画。岩画主要分布在曼德拉山、苏海塞、格楞台、雅布赖..

北京版画

北京版画 : 北京从辽代以后即成为北方重要政治中心,金元明清更是建都于此,人文荟萃,文风隆盛,雕刻印刷亦甚发达。自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发现的燕京刻印的《大藏经》,其插图之美令人惊异。明代刻成于..

边寿民

边寿民 : 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早年家贫,以授徒为业。中年云游各地,以卖画为生。雍正(1723~1735)年间归自江汉,家居淮安旧城之梁陂桥,构室于蒹葭秋水之间,斋名苇间书屋。常去扬州,曾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沈铨

陈枚

陈枚 : 娄县(今属上海市松江区)人。主要活动于雍正、乾隆(1723~1795)年间。早年与兄陈桐北行,同寓京师,日夜临摹宋元名迹。雍正四年(1726)以擅长绘画供奉内廷,赏内务府掌仪司员外郎衔。乾隆元年(1736)与宫廷画..

恽冰

恽冰 : 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恽寿平族曾孙女,诸生恽钟嶐次女。有些史籍对她与恽寿平关系的记载多有不实,如《国朝画征录》作寿平女,《武进阳湖志》《毗陵画征录》作寿平曾孙女,《闻见偶录》作寿平侄孙女..

商喜

商喜 : 河南濮阳人,一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宣德(1426~1435)年间被征入画院,官锦衣卫指挥。善绘画,长于山水、人物、花卉、走兽等题材,《画史会要》称他“画虎得其勇猛之势”,尤擅历史画。绘画继承南宋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