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川

    胡一川 :

生于福建永定,卒于广州。少时从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回国,入厦门集美师范学校,从张书旂学中国画。1929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中国画和油画,课余参加一八艺社活动。1930年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在新兴版画影响下自学木刻,陆续创作《流离》《饥民》《闸北风景》《失业工人》《到前线去》等作品。1933年编印《工人画报》和秘密为中国自济会刻制小册子,并参加野风画会和MK木刻研究会活动,同年7月被捕入狱。1936年出狱后在厦门《星光日报》当木刻记者,并任厦门美术专科学校木刻教员。1937年到延安,先在儿童剧团和抗战剧团工作,后调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翌年任该院木刻工作团团长,1939年冬试制水印套色新年画,之后创办木刻工场,并为《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敌后方木刻》。1942年,创作了《不让敌人通过》《胜利归来》《牛犋变工》《攻城》等套色木刻,画风粗犷古朴、色彩浓郁、个性鲜明。1948年冬,任天津美术工作队队长。1949年调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授,参与创建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1958年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此间创作了油画革命历史画《开镣》《前夜》等。他的作品主题鲜明,构图简洁粗犷,笔触厚重质朴,色彩丰富强烈。出版有《胡一川油画风景选》《胡一川油画》等画册。曾当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等。

《开镣》


为您推荐

陈之佛

陈之佛 : 生于浙江余姚,卒于江苏南京。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18年,考取官费留学生,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学习。1923年,学成归国,创办尚美图案馆,任上海东方艺术..

潘天寿

潘天寿 : 潘天寿正挥笔作画生于浙江宁海北乡冠庄村,卒于杭州。7岁入私塾,文章日课之外,兼习写字、绘画,并经常从事农活劳动。14岁入宁海县城国民小学读书,开始临摹《芥子园画传》《瘗鹤铭》《玄秘塔碑..

卫天霖

卫天霖 : 生于山西汾阳,卒于北京。幼年由画谱入门,进而临摹傅山等人作品。中学时代,喜民间美术。1920年东渡日本。先在东京川端美术学校学习,后入东京美术学校油画科。受教于藤岛武二,努力研习印象主义..

林散之

邵大箴

邵大箴 : 江苏丹徒人。1955年赴苏联列宾绘画雕塑建筑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60年7月毕业后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现代美术的研究,其中对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及中国当代美术..

风俗画

风俗画 : 风俗画通常是以人物为中心来展现世俗风物的,其产生的时期较早,埃及古墓壁画和印度石窟壁画中已出现风俗性题材的绘画。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如尼德兰的P.勃鲁盖尔等许多长于描绘..

郑可

郑可 : 生于广东新会,卒于北京。1922年入广州工业专科学校学习机械。1924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法国国立美术学院和巴黎市立工艺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和各项工艺美术课程。1936年在法国参加世界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