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 :
吴昌硕作于1921年。纸本,水墨设色。纵139.5厘米,横69.5厘米。中国美术馆藏。
《珠光》为吴昌硕晚年所作。画面以右侧两根藤干和两块立石为支撑,引出蜿蜒曲折、藤萝缠绕、生趣盎然的画面。藤干浓淡交替,富于变化,与藤叶和藤花一道显示出韵味灵动、笔墨老到的内在功力。画面看似零乱,仿佛信手涂抹,实则从布局到运笔都蕴含着驾轻就熟、信笔畅怀的意味。而藤萝的描画尤能见其已臻提笔舞墨、尽情挥洒和以草书入画无法而法的境界。
>《珠光》
《珠光》 :
吴昌硕作于1921年。纸本,水墨设色。纵139.5厘米,横69.5厘米。中国美术馆藏。
《珠光》为吴昌硕晚年所作。画面以右侧两根藤干和两块立石为支撑,引出蜿蜒曲折、藤萝缠绕、生趣盎然的画面。藤干浓淡交替,富于变化,与藤叶和藤花一道显示出韵味灵动、笔墨老到的内在功力。画面看似零乱,仿佛信手涂抹,实则从布局到运笔都蕴含着驾轻就熟、信笔畅怀的意味。而藤萝的描画尤能见其已臻提笔舞墨、尽情挥洒和以草书入画无法而法的境界。
>《珠光》
如意馆 : 成立于乾隆元年(1736),隶属于内务府造办处。此前宫中已有画作、画院处。主要职能为收纳书画作品和组织画家、工艺美术家为皇室进行创作。办事机构设于宫中,另在圆明园内设分支机构。盛于乾隆..
《妮古录》 : 陈继儒著。撰成于万历二十至二十三年(1592~1595)。共4卷。系作者随手辑录所见所闻及所读书中有关书画碑帖、古玩器物之事,间有鉴赏与评议。书中有些文字与董其昌《画旨》《画眼》、莫是..
金石画派 : 清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年间,书画金石界出现金石学热潮。黄宾虹最初将其称为“道咸画学中兴”,指出“金石之学,始于宣和,欧(阳修)、赵(明诚)为著;道咸之间,考核精确,远胜前人。中国画者亦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