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铭》

    《晋祠铭》 :

立于唐太宗贞观二十年(646)正月,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写。现存山西太原晋祠。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0.27米。碑身上有碑首,正中为飞白书题额“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3行9字。碑文行书28行,每行50字。晋祠本为祭祀晋侯始祖唐叔虞之祠,唐高祖李渊起兵争天下,曾于此祷祝以求护佑。唐太宗即位后巡游至此,遂作铭文颂扬唐叔虞辅佐成王维护宗周的功绩,以报答护佑之恩。唐太宗擅长书法,开创用行书写碑文之先例。其书法学王羲之,形神兼似,但此碑石质不佳,早已泐损,经后人重新挖刻,骨气、神采俱失。世传拓本多为清拓,点画圆钝,难见笔法真髓。


《晋祠铭》拓片(局部)

为您推荐

《孔宙碑》

《孔宙碑》 : 立于东汉延熹七年(164)七月。原在山东省曲阜市孔林孔宙墓前,清乾隆年间移入孔庙,
现存孔庙东庑。碑高3.02米,宽1.07米,厚0.24米,碑首为圆弧形,碑身上部正中有穿,额题为阴刻篆书“有汉泰山..

《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 : 由两石组成,一石刻《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所译佛经而作,立于高宗永徽四年(653)十月;另一石刻《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对太宗作序一事所撰之颂..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 原在陕西汉中市东北褒斜道石门崖壁,1971年因修建水库整体凿割并移入汉中市博物馆保存。石刻记述汉明帝永平六年(63)至九年(66),汉中郡太守鄐君奉诏开凿石门修筑栈道之事。..

《颜家庙碑》

《朝侯小子残碑》

《朝侯小子残碑》 : 清宣统三年(1911)出土于西安,曾归周进。残石高约86.5厘米,宽约81.6厘米。隶书,存14行,198字,因仅存原碑下段,碑主姓名及立碑年月均无从确认,故取残石首行“朝侯之小子也”一句,名为《..

《祭侄季明文稿》

《祭侄季明文稿》 : 书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九月。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纸本,高28.1厘米,宽72.3厘米,行书24行。内容是颜真卿为在“安史之乱”中殉难的侄子颜季明所写的祭文,现存为草稿..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 : 塔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十二月大达法师所建。裴休(字公美)撰文,柳公权书丹。本在长乐南原,后移长安府学,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碑高3.86米,宽1.2米,碑文全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楷书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