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圣教序》

    《雁塔圣教序》 :

由两石组成,一石刻《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为玄奘所译佛经而作,立于高宗永徽四年(653)十月;另一石刻《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对太宗作序一事所撰之颂文,立于永徽四年十二月。两石分嵌于西安慈恩寺内大雁塔底层塔门左、右墙壁,故称《雁塔圣教序》。序文楷书21行,每行42字,行文由右向左;记文楷书20行,每行40字,行文由左向右。序、记皆由褚遂良书丹,万文韶刻石。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时年58岁,为其晚年精心之作。此碑书法点画起伏飘逸,用笔方圆兼备,骨力内含,体势舒展绰约,加上镌刻精细,毫发毕现,既是褚遂良楷书的得意之笔,也是唐碑中书、刻俱佳的精品。历来被公认为是褚碑之冠,与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并称为初唐的三大名碑。存世最早拓本为明拓。


《雁塔圣教序》拓片(局部)

为您推荐

《孔宙碑》

《孔宙碑》 : 立于东汉延熹七年(164)七月。原在山东省曲阜市孔林孔宙墓前,清乾隆年间移入孔庙,
现存孔庙东庑。碑高3.02米,宽1.07米,厚0.24米,碑首为圆弧形,碑身上部正中有穿,额题为阴刻篆书“有汉泰山..

《颜家庙碑》

《颜家庙碑》 : 立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七月,颜真卿撰文并书丹。原在长安颜氏家庙,唐末战乱,家庙被毁,弃于郊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八月李准将其移入孔庙,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碑高3.38米,宽1.76米,厚..

《朝侯小子残碑》

《朝侯小子残碑》 : 清宣统三年(1911)出土于西安,曾归周进。残石高约86.5厘米,宽约81.6厘米。隶书,存14行,198字,因仅存原碑下段,碑主姓名及立碑年月均无从确认,故取残石首行“朝侯之小子也”一句,名为《..

《祭侄季明文稿》

《玄秘塔碑》

《玄秘塔碑》 : 塔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十二月大达法师所建。裴休(字公美)撰文,柳公权书丹。本在长乐南原,后移长安府学,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碑高3.86米,宽1.2米,碑文全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楷书28..

《伊阙佛龛碑》

《伊阙佛龛碑》 : 刻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十一月,褚遂良书。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宾阳洞。摩崖高2.54米,宽1.56米,因依山崖凿刻成碑形,故习称为碑。题额篆书“伊阙佛龛之碑”3行6字,碑文楷书32行,每行51..

瓦萨里,G.

瓦萨里,G. : 生于阿雷佐,卒于佛罗伦萨。幼年即被派往佛罗伦萨学艺,后终身服务于美第奇家族诸公爵,晚年任大公爵科西莫一世的宫廷建筑师及画家。他博闻强识,绘画、建筑兼工,其艺术风格属于样式主义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