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伊兵卫

    木村伊兵卫 :

生于东京。1920年进入照相馆学习商业摄影并潜心研究人物肖像摄影技术。1924年在东京开设写真馆。1932年参与创办摄影杂志《光画》。1933年曾为日本文艺界和新闻界31位人物拍摄59幅肖像,受到好评而一举成名。曾与一批日本摄影家一起创办了“中央工房”“国际报道写真协会”“东方社”“文化社”等摄影组织,并曾在国际报道写真协会及一些报刊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950年任日本摄影家协会会长。1953年后,成为自由职业摄影家。

木村伊兵卫喜欢拍摄生活日常化景象,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他所主张的现实主义摄影风格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产生非常大的社会影响。他对东京和秋田县的社会生活的纪实摄影曾引起广泛关注。他多年坚持摄影为社会服务,主张走入社会,为大众服务。他主张抓拍,反对摆拍和后期加工。特别是在拍摄人物肖像时,喜欢利用自然光,抓拍活动中的人物。主要代表作品有《在东京街头》《扇千景》等。他去世后,日本有关机构专门以他的名字设立了木村伊兵卫摄影奖,以表彰和鼓励年轻摄影家的艺术创作。1984年,《木村伊兵卫作品全集》(4卷)在东京出版。1992年,东京大都会摄影博物馆为他举办了摄影作品回顾展。

为您推荐

土门拳

土门拳 : 生于坂田,卒于山形。自8岁起迁居东京,早年曾想成为画家,曾在东京大学就读较短时间。1932年,因参加激进政治活动被开除。1933~1935年,他在东京美术学校做宫内幸太郎的见习生。1935~1945年,他成为..

石少华

石少华 : 原籍广东番禺。生于香港,卒于北京。6岁回广州定居。中学时自学摄影,1937年奔赴延安,相继毕业于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到抗日军政大学任记者团摄影记者。1940年创办冀中抗日根据地..

沙飞

沙飞 : 生于广东开平,卒于河北石家庄。九一八事变后,走上革命道路。1935年参加黑白影社,拍摄的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南澳岛的照片是中国第一组以国防为主题的新闻摄影报道。1936~1937年在广州和桂林举..

韦斯顿,E.

哈尔斯曼,P.

哈尔斯曼,P. : 生于拉脱维亚里加,卒于纽约。1924~1928年在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学习机电工程,同时为出版社拍摄照片。1931~1940年在巴黎任自由摄影师,为《时尚》等杂志工作。1940年移居美国。1941~1979年..

汤姆森,J.

汤姆森,J. : 生、卒于爱丁堡。曾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化学,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摄影。1862年4月,他开始游历远东地区,在马六甲海峡、印度、柬埔寨、泰国和中国等地拍摄照片。1866年返回英国,展出了他在亚洲..

纳达尔

纳达尔 : 生于巴黎,后迁居里昂,卒于巴黎。1842年重新定居巴黎,开始为杂志画漫画和撰写评论。1853年成为摄影师并开设摄影工作室。此后10年,他在摄影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包括用人工光源拍摄巴黎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