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森,J.

    汤姆森,J. :

生、卒于爱丁堡。曾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化学,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摄影。1862年4月,他开始游历远东地区,在马六甲海峡、印度、柬埔寨、泰国和中国等地拍摄照片。1866年返回英国,展出了他在亚洲拍摄的摄影作品。1867年出版了《柬埔寨的古代遗迹》。1868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在香港皇后大道开设了一间摄影室,拍摄人像和出售香港风景照片。随后,他从香港启程,经过广州、台湾、汕头、厦门、福州、上海、宁波、南京等地,然后沿长江溯流而上,直到贵州。之后又北上,到达天津和北京,游览了长城等名胜古迹。当时他使用湿版法拍照,需要携带大批器材,因此还需雇佣人力背负笨重的照相器材。在中国期间,汤姆森曾在上海展览过他的幻灯片,并出版了《北江风光》和《闽江风光》两部摄影集,对扩大摄影在中国的影响起到了一定作用。1873年,他的《中国和中国人摄影集》在英国出版,该摄影集为4卷本,收入他在中国拍摄的200张照片,并有对中国人生活的详细介绍。

《江西九江街头》(1868)

汤姆森拍摄的中国广东商人

汤姆森认为,用照片给游记做插图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此后,他选择伦敦作为拍摄目标,于1876~1877年出版《伦敦的街头生活》。他和作家A.史密斯(Adolphe Smith,1846~1924)一起考察伦敦街头社会底层的生活,图文并茂地记录了艰辛谋生的车夫、乞丐、铁匠、小贩的生存状态,试图引导当时财富迅速膨胀的英国社会关注底层人的生活。作品以当时精美的凹版印刷工艺印制的照片,加上史密斯详尽而生动的文字说明,成为重要的历史见证。他的照片长于构图和情节性,表现出一般摄影家少有的敏锐的阶层意识(他甚至能分辨出穷人中的不同的阶层),这种非凡的观察力使汤姆森成为社会纪实摄影的先驱。

为您推荐

哈尔斯曼,P.

哈尔斯曼,P. : 生于拉脱维亚里加,卒于纽约。1924~1928年在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学习机电工程,同时为出版社拍摄照片。1931~1940年在巴黎任自由摄影师,为《时尚》等杂志工作。1940年移居美国。1941~1979年..

纳达尔

纳达尔 : 生于巴黎,后迁居里昂,卒于巴黎。1842年重新定居巴黎,开始为杂志画漫画和撰写评论。1853年成为摄影师并开设摄影工作室。此后10年,他在摄影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包括用人工光源拍摄巴黎下水道..

雷兰德,O.G.

雷兰德,O.G. : 生于瑞典,卒于伦敦。早年在罗马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后成为肖像画家。在1851年海德公园举行的大型影展中,他拍摄的达盖尔式照片受到关注。后来他在伦敦开设了一个人像摄影室,开始拍摄人物肖..

哈特菲尔德,J.

施蒂格利茨,A.

施蒂格利茨,A. : 生于新泽西州霍博肯,卒于纽约。父亲是德国移民,1879~1881年在纽约市立学院学习。1881~1882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文化语言学校学习。1882~1890年在柏林工业大学和柏林大学先学机械,后在感光..

海因,L.W.

海因,L.W. : 生于威斯康星州,卒于纽约。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社会学和教育学。1904年开始拍摄纽约爱丽斯岛的移民。1906~1918年、1921~1922年为美国童工委员会工作。1919年、1922~1929..

鲁滨逊,H.P.

鲁滨逊,H.P. : 生于拉德洛,卒于坦布里奇韦尔斯。曾当过书店店员和业余画家。19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摄影。他对当时英国摄影展览千篇一律的“绅士肖像”和“无人的风景”非常不满,认为这种照片限制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