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妙观摩崖造像

    玄妙观摩崖造像 :

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城北20千米的黄角乡集胜山山腰,造像雕刻在一块独立的平顶巨石四周,巨石长15米,高6米,现存造像79龛、大小造像近1300尊、碑刻题记13处,均为盛唐时期作品。造像题材以道教为主,兼刻有佛、道合龛造像及少数佛教造像,保存完好。造像内容有老君、释迦老君并坐、真人、十二时神、金刚力士、九头鸟、观音等。各龛内造像形态生动优美,错落有致,十分和谐。最大的一龛为双层方口龛,凿于唐开元十八年(730),龛高3.6米,宽3.4米,深1米。龛内正壁雕刻老君结跏趺坐于三层仰覆莲圆台上,莲台下有八棱形座基。老君脸形丰满圆润,双眼平视,头戴莲花冠,面垂胡须,身着宽领大道袍,胸前有三足凭几,右手执一麈尾,左手放于几上,脑后有莲瓣形背光,左右侍立童男童女。龛左右壁与正壁上部对称雕刻护法神,合为十二神。老君脚下外沿雕刻有蹲狮及一排12尊小造像,小像均有背光。龛外刻有一身真人像,着交颈大衫,外罩半臂衫,双手捧笏板,立于莲台上。左边立一尊神将,发髻高束,深目阔嘴,身着甲胄,扎护膝,脚穿长靴,右手举剑。龛下部站立十二神将,穿戴与龛内十二神相似。

  另有唐碑4块,保存较完整的有两块。一为唐开元十八年五月二十日邑人李玄迷撰刻的《般若多罗蜜多心经》碑;二为大唐天宝七载(748)镌刻的《启大唐御立集胜山玄妙观胜境碑》,碑高2.4米、宽1.3米,碑文阐述了道教的发展概况,并说明了从唐“开元六年”至“天宝七载”30年间玄妙观凿刻造像的始末。由于玄妙观道教造像规模宏大,年代久远,且保存完好,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是研究道教发展史、佛道合流情况和道教石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玄妙观摩崖造像第11号龛道教老君像(盛唐)

为您推荐

《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歌舞器乐

《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歌舞器乐曲选》: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音乐出版社编辑部合编。音乐出版社1964年4月版。1964年在北京举行全国少数民族业余艺术观摩演出。汇演节目分别按照歌曲、新..

玄妙观的传说

玄妙观的传说:汉族传说。流传江苏苏州。相传一年修缮玄妙观三清殿时,老道见“妙一统元”金匾上的“一”字脱落,便请全城的书法家来补写。但是谁的字和匾上的字体也配不上。这时,一位进城卖柴的老汉从脚上脱下一只蒲鞋,在墨..

石笋山摩崖造像

石笋山摩崖造像 : 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西北30千米的大同乡大佛沟,开凿于中晚唐时期。全部造像集中在长120米、高30余米的崖壁上,背东面西,依崖镌凿而成。造像龛分两段,南段为一层,北段分上下两层。各龛排..

玄妙观摩崖造像

茗山寺摩崖造像

茗山寺摩崖造像 : 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城东南60千米的顶新乡虎头山巅。茗山寺又名虎头寺。这里山势挺拔险峻,计有石刻造像13龛,碑刻题记27处,造像63尊,数量不多,但以造像体量大而集中、雕刻精彩而闻..

北山造像

北山造像 : 大足石窟的重要造像区。分布在重庆市大足区北约2千米的北山(古名龙岗山)上,以佛湾为中心,包括营盘坡、观音坡、佛耳岩、北塔等5处,均为佛教造像。规模最大的佛湾造像,分布在长500米左右的山..

鹤鸣山造像

鹤鸣山造像 : 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东1千米的鹤鸣山上。有道教造像龛18个,主要有圆拱形小龛和外方内圆拱形龛两种龛形,后者之内龛有桃形忍冬纹龛楣。造像内容有长生保命天尊、天尊及护法、单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