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

    赵之谦 :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幼喜作字,读书过目成诵。曾以书画为生,又为塾师。咸丰九年(1859)举人,官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卒于任所。在京与胡澍、沈树镛、魏锡曾共同研讨考证金石文字。44岁时,担任《江西通志》总编。著有《悲盦居士文》《悲盦居士诗》《勇庐闲话》《补寰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所作印有《二金蝶堂印谱》。并自校编刻《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其书法早期学颜真卿,后取法六朝碑刻,而对《张猛龙碑》《郑文公碑》《龙门造像》《石门铭》等十分推崇。他的楷书将北魏碑刻、墓志写得婉转圆通,自成一格,被称为“魏底颜面”。他的篆书受到邓石如的影响,但能融合北魏书法的笔意,颇具姿态,并以北魏体势作行草书。他也是清代末期篆刻大家。初摹浙派,后追皖派,以诏版、汉镜文、钱币文、瓦当文、封泥等入印,独树一帜,给篆刻艺术开创了“印外求印”的广阔道路。他刻印取材广泛,意境清新,在章法上善于取势,有的婀娜多姿,有的端庄匀称。赵之谦对印章的边款亦有新的创造,他的边跋,风神卓荦,气象万千。他还开创了阳文款识,有的刻画像,书、画、刻画相辅相成,别具意境。他又是有成就的画家,能人物、山水,尤善花卉。早年笔致工丽,后来受徐渭、朱耷和扬州八怪的影响,纵笔泼墨,而色彩浓艳,风格清新。他还能熟练地运用书法于绘画,所以他的绘画常流露出淋漓痛快、生动自然的情趣,对任颐、吴昌硕等后世画家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

图集









为您推荐

杨立光

杨立光 : 生、卒于湖北武汉。1938年进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科学习油画。曾研究过欧美各国的油画,包括现代主义的绘画。其油画作品的题材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在肖像画创作中,把人物的形体、态..

张漾兮

张漾兮 : 四川成都人。卒于浙江杭州。1931年毕业于四川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后以画广告、漫画为生。1937年参加《时事新报》《国难三日刊》编辑工作,开始从事木刻创作,并组织四川漫画会和中华全国木刻..

焦心河

焦心河 : 河南泌阳人。卒于湖北随县。美术师范学校肄业。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习,后留在鲁艺美术研究室从事创作。曾参加内蒙古考察团,历时3个月,行程千余里,开展抗战宣传和搜集创作..

《三千年结实》

吴法鼎

吴法鼎 : 河南信阳人,卒于江苏常州。中国最早赴欧洲留学的画家之一。1903年考入北京“译学馆”学习经济和法文。1911年被河南省选派赴法国留学,先选修法律,后入法国巴黎美术高等学校习画。1919年回国..

常玉

常玉 : 生于四川顺庆,卒于法国巴黎。出身书香门第,幼年随赵熙学习书法,后随父学习绘画。1920年去法国留学,入巴黎“大茅屋工作室”学画。1921年和谢寿康、江小鹣、孙佩苍、徐悲鸿、蒋碧薇等在巴黎组成..

肖峰

肖峰 : 生于江苏江都。1943年就读于抗日根据地江都简易师范学校。1944年在新四军所属新安旅行团从事文艺工作。195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学习。1954年赴苏联留学,在列宁格勒(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