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湫下一角》

    《小龙湫下一角》 :

潘天寿作于1963年。纸本,水墨,设色。纵107.8厘米,横107.5厘米。中国美术馆藏。

1955年,潘天寿带领学生到雁荡山写生,对雁荡山的自然景观产生了浓厚兴趣,认为“其姿致之天然得势,其意趣之清奇纯雅,其品质之高华绝俗,非平时想象中得之”。他决意以雁荡山的山石花草为题材尝试山水和花鸟相结合的创作思路,并由此形成刚健雄强的独特风格。此图为其雁荡山系列作品之一。画家是以“一角”为山水花鸟结合的切入点,通过笔墨对山石流泉与山花野卉的苦心经营,表达着他所追求的“强其骨”的笔墨意境。近乎正方形的构图几乎全被山石花草所占据,饱满却不滞塞。棱角分明的山石,增加了画面的质感;勾筋填色的花卉,既渗透着画家在创作中“骨法用笔”的用心,也使柔弱的花草陡增力度;浓重的苔点,使整个画面气脉贯通,厚重有力;而寥寥数笔的泉水,显示出画家善于解构画面并使之富于生气的特点。

《小龙湫下一角》

为您推荐

阿布都克里木·纳斯尔丁

阿布都克里木·纳斯尔丁 : 生、卒于新疆乌鲁木齐。维吾尔族。196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附中。196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绘画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

赵宗藻

赵宗藻 : 江苏江阴人。1952年南京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在浙江金华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兼善黑白木刻、套色油印木刻、水印木刻。创作题材广泛,画风清新、明朗,富于装饰意味与乡土情趣。后期画风趋于简约..

余绍宋

余绍宋 : 浙江龙游人。生于浙江衢州,卒于浙江杭州。余家为名门望族,家学渊源,收藏颇丰。书画七代相传,俱擅笔墨丹青。余绍宋幼时即受家庭熏陶,广览群书,游历名山大川,故于书画之事、理论及鉴赏均有造诣。..

罗中立

陈大羽

陈大羽 : 生于广东潮阳,卒于江苏南京。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曾在青岛担任中学美术教员。1946年拜齐白石为师,1948年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58年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曾任江..

《印度婆罗多舞》

《印度婆罗多舞》 : 叶浅予作于1962年。纸本,设色。纵97厘米,横57厘米。中国美术馆藏。此画表现的是印度舞蹈,画家抓住了舞者富有表现力的一瞬间,人物动态优美,尽显印度舞蹈之妩媚与神秘风韵。在形体处..

高马得

高马得 : 籍贯江苏南京。生于江西赣州,卒于江苏南京。抗日战争时期,在贵阳自办自编石印《国民画报》,宣传抗日。后到重庆参加延安重庆木刻漫画联展,与叶浅予、沈同衡等编辑《商务日报》副刊《星期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