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泡法胶片

    微泡法胶片 : 光敏剂均匀分散于热塑性载体中,一次涂布于透明片基上而制成的非银盐感光材料。这种产品1952年首先在美国卡伐公司问世,故有时也称卡伐法胶片。1964年开始用于印制黑白影片拷贝和电视片。
  成像原理 微泡法胶片感光范围为335~445毫微米(敏感高峰为385毫微米),故通常用紫外线曝光。光敏剂见光分解,反应生成氮气。随着曝光量增大,产生的氮气愈来愈多,从而在树脂内产生内压,形成内应力潜影。加热显影时,热塑性树脂瞬息软化,内应力促使其再结晶和重新定向。同时光解产生的氮气膨胀,在树脂内部形成被树脂微晶壳环绕的微泡。这些直径为0.5~2微米的微泡与周围载体的折射率不同,落于其上的光被散射,从而与无微泡处区分开来,形成可见影像。微泡胶片与银盐胶片成像原理不同,前者因微泡将光散射而成像,后者因银粒吸收光而成像。二者曝光愈多处愈不透光是一致的,在透射光下均成黑白负像。若在反射光下观察,微泡法胶片呈白色正像,因曝光愈多处,微泡愈多,散射光也愈多。如衬以深色纸底,则正像更为清晰。
  加工条件 曝光后应在 3分钟内显影以免潜影衰退。显影用加热法,完全干过程,不需任何药品和暗室。显影温度、时间可在130~150℃和 1~10秒的范围内调节。一般显影时间长,影像反差大,色调趋冷,反之则相反。显影后冷却到42℃以下停显,再在紫外线或一般自然光下普遍曝光一次,并在43~65℃下放置数小时,使原来未曝光分解的光敏剂全部分解,达到定影目的。由于不再加热,这些分解产生的气体缓慢逸出树脂,不会形成微泡。
  特点和用途 成本低,不产生污染,反差大,分辨率及清晰度高,稳定性好,便于长期保存。除可用于印刷及复制黑白影片外,还大量用于制版印刷工业。

为您推荐

电影胶片

电影胶片 : 将感光乳剂涂布在透明柔韧的片基上制成的感光材料,包括电影摄影用的负片、印拷贝用的正片、复制用的中间片和录音用的声带片等。这些胶片的结构大体相同,都由能感光的卤化银明胶乳剂层和支持它的..

银漂法彩色胶片

银漂法彩色胶片 : 专为由正像直接印制正像的银盐感光材料。有历久不退色的优点。在制造这种胶片时,将黄、品红、青三色偶氮染料分别加入感蓝、感绿及感红乳剂层内,在曝光显影后的漂白过程中,胶片依照曝光愈多..

上海感光胶片一厂

上海感光胶片一厂 : 中国制造感光材料的专业厂。前身系上海感光胶片厂,创建于1958年,建厂时以生产黑白感光材料为主。1960年试制成功水溶性彩色电影正片,以这种胶片洗印了《追鱼》、《女篮五号》等彩色故事片..

内偶法多层彩色胶片

化工部第一胶片厂

化工部第一胶片厂 : 中国最大的感光材料厂。是中国在涂布大生产上最早采用强风干燥、挤压涂布的厂家。1955年在北京筹建,1958年在河北省保定市兴建,1965年建成投产,因此俗称保定第一胶片厂。1966年初实现了黑..

化工部第二胶片厂

化工部第二胶片厂 : 中国第一家全部采用国产设备、自行设计、自行安装的涤纶片基感光胶片厂。总厂建于河南省内乡县伏牛山,分厂建于河南省南阳市。1974年开始生产胶片,主要产品有:油溶性彩色电影正片、染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