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约史特洛姆,V.D.

    斯约史特洛姆,V.D. :   瑞典电影导演、演员。1879年 9月20日生于锡尔博达尔,1960年1月3日卒于斯德哥尔摩。1896~1911年在瑞典和芬兰的剧院当演员。1898年在赫尔辛基的瑞典剧院当导演。1912年进瑞典斯温司卡影片公司当导演、演员,在M.斯蒂勒执导的影片《吸血鬼》(1912)、《婴儿》(1913)、《为自己的爱情》(1913)和《黑色的面具》(1912)里扮演主角。同年他开始做电影导演工作,第一部故事片是《花匠》。1917年他执导了影片《赛尔日·维根》(根据H.易卜生的诗作改编)。这部影片成了斯约史特洛姆电影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瑞典电影发展史的里程碑。在这部影片里确定了后来被称为"瑞典古典学派"的一些美学原则。斯约史特洛姆善于采用新的电影叙事手法、节奏、结构和富有表现力的蒙太奇,充分运用风景和天然实景,使之与剧情、人物动作和谐一致。他根据女作家S.O.L.拉格洛夫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煤矿女》(1917)、《英格玛尔的儿子们》(1919)和《卡琳,英格玛尔的女儿》(1919)充分地表现了原文学作品的精神和风格。他执导的《鬼车魅影》(1921,根据S.O.L.拉格洛夫作品)成了瑞典电影艺术的经典之作。在这部电影里他对形式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斯约史特洛姆在这几部影片里扮演主要角色,塑造了鲜明、倔强、刚毅、勇敢的形像。
  1924年,斯约史特洛姆去美国好莱坞拍片;主要作品有:《此人是谁》(1924)、《丑角的眼泪》(1924)、《女王忏悔录》(1925)、《谎语之塔》(1925,根据S.O.L.拉格洛夫的原作改编),《红字》(1926,根据N.霍桑的原作改编)、《圣洁女》(1927,G.嘉宝主演)、《风》(1928)等。其中《风》是20世纪世界电影最佳影片之一。1930年,斯约史特洛姆回到瑞典,拍摄了瑞典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事片《瓦德雪平的马库雷尔一家》(根据H.F.E.贝里曼的长篇小说改编),对资产阶级市侩作了讽刺。1937年他导演了最后一部电影古装历史片《在红袍下》(在英国伦敦拍摄)。此后,他只当电影演员。1943~1949年他在斯温司卡影片企业公司担任艺术指导。曾在I.伯格曼执导的《走向快乐》(1950)中饰乐队指挥。1957年,他在I.伯格曼的《野草莓》里扮演了主要角色,至此结束了他艺术创作的生涯。

为您推荐

孙明经(1911~  )

孙明经(1911~  ) :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1911年10月31日生于南京,祖籍山东掖县。1934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物理系。1935年起在该校任教,讲授《摄影科学》、《电影制作》等课程。1940年由该校派往..

斯登堡,J.von

斯登堡,J.von : 美国电影导演。1894年 5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69年12月29日卒于好莱坞。7岁移居美国,青年时代曾在新泽西的世界电影公司任剪辑、编剧和副导演。1924年在好莱坞定居下来,第二年独立导演..

舒曼,V.

舒曼,V. : 瑞典电影导演、编剧、评论家。1924年 12月2日生于斯德哥尔摩。他与B.魏德堡和J.陶纳尔同被称为"新瑞典电影"的创始者之一。开始他把自己的文学著作改编为电影剧本:《挑战》(1952,导演 G.莫兰德尔)、《..

斯科拉,E.

司徒慧敏(1910~1987.4.4)

司徒慧敏(1910~1987.4.4) :   中国电影技术专家、导演、事业家。1910年 2月16日生于广东省开平县一个华侨家庭,1987年4月4日在北京逝世。在广州念中学时接受进步思想,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

水华(1916~  )

水华(1916~  ) :   中国电影导演。原名张水华。祖籍湖北,1916年11月生于南京。"九一八"事变时他在高中读书,开始接触革命进步文艺。后到上海入大学,课余和赵丹等从事戏剧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演剧队到武..

水墨动画片

水墨动画片 : 美术片的一种,为中国所特有。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动画片的造型采取单线平涂,水墨动画片的特征是既无明确的边缘线,又不平涂色彩。它吸取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使在银幕上的各类形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