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1916~  )

    水华(1916~  ) :   中国电影导演。原名张水华。祖籍湖北,1916年11月生于南京。"九一八"事变时他在高中读书,开始接触革命进步文艺。后到上海入大学,课余和赵丹等从事戏剧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演剧队到武汉、长沙前线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后在重庆育才学校戏剧组任教。1940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实验剧团任导演。曾创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剧。水华的第一部影片是和王滨合导的《白毛女》。歌剧《白毛女》在群众中有广泛影响。电影《白毛女》不是舞台纪录片,而是运用电影的艺术手段对原剧作了较多的加工、创造,使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拍摄的一部有很大影响、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的影片。在1951年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 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
  水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的最初两部影片是《土地》(1954)和《林家铺子》(1959)。《林家铺子》(见彩图)以独特的艺术风貌出现于影坛,成为水华的一部优秀的代表性作品。他在小说和剧本的基础上,用电影手段进行了再创造。场景朴实而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色调变化丰富,导演处理上既注意了艺术上的整体性,细节处理又很讲究。1986年11月,香港22位影评人在《电影》双周刊第200期上选出中国电影史上10大影片,《林家铺子》名列第五。他还导演了两部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革命家庭》(1960)和《烈火中永生》(1965)。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他成功地导演了影片《伤逝》。该片人物简单,情节简单,拍摄的难度很大。水华在创作中力求接近鲁迅的原作精神和风格。
  水华是北京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为您推荐

舒曼,V.

舒曼,V. : 瑞典电影导演、编剧、评论家。1924年 12月2日生于斯德哥尔摩。他与B.魏德堡和J.陶纳尔同被称为"新瑞典电影"的创始者之一。开始他把自己的文学著作改编为电影剧本:《挑战》(1952,导演 G.莫兰德尔)、《..

试镜头

试镜头 : 电影导演选择演员时的一项工作。演员初选后,由导演选定影片的某些场景、镜头,指定演员根据角色和镜头的要求,进行表演,并拍摄下来放映,以确定是否符合扮演这一角色的要求,决定是否选用。试镜头的演员,一..

施奈德,R.

施奈德,R. :   奥地利电影演员。本名露丝玛丽·阿尔巴赫-莱蒂。1938年 9月23日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演员之家,1982年5月28日卒于巴黎。 15岁中学毕业后,就随母亲演出了《假如白丁香重新开放》(1953)一片。1955..

施陶特,W.

施特拉乌赫,М.М.

施特拉乌赫,М.М. : 苏联电影和戏剧演员,苏联人民艺术家。1900年2月24日生于莫斯科,1974年3月1日卒于该城。曾在第一工人无产阶级剧院、梅耶荷德剧院、马雅可夫斯基剧院任演员。1925年,他作为С.М.爱森斯..

实景摄影

实景摄影 : 指不搭任何布景,在事先决定的真实景物中进行影片的拍摄工作。一般现实题材的影片,适于采取实景(或在实景基础上稍作人工修饰)拍摄,可使影片中出现的场面富有真实感和时代气息。从制片管理角度看,实..

舒克申,В.М.

舒克申,В.М. : 苏联电影编剧、导演、演员,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曾当过农民、装卸工和钳工。1949年应征入伍,因病提前复员。后来又当过教员、青年工人夜校校长。通过考试,获得了十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