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 中国兼具电影理论研究、电影资料和国家电影文献档案库性质的电影事业机构。由原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合并,于1984年 1月正式成立。现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设在北京。
  中国电影资料馆筹建于1956年2月,1958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主要任务是搜集、整理、保存国内外各类影片的拷贝、素材、文字、图片、音响资料,为中国的电影创作、 生产、 理论研究、教学及其他有关方面服务。1980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加入了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成为该会的正式会员,并与几十个国家的相应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中心成立后,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名称继续保留,以适应某些资料档案专项工作的开展。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始建于1973年,原为研究室,1980年改为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对中国电影的历史、理论及现状进行研究,出版电影理论刊物。该所从1981年开始招收攻读电影历史和理论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设学术委员会,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是陈荒煤,副主任是袁文殊、张骏祥。学术委员有:钟惦棐、石方禹、郑雪莱、林杉、罗艺军、程季华、程代熙、鲁勒、 李少白、 谢飞、徐庄。徐庄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心分别设有:电影理论美学研究室、当代中国电影研究室、中国电影史研究室、外国电影研究室、研究生部、当代电影杂志社(包括《当代电影》杂志编辑部、《电影信息报》编辑部、图书编辑部)、资料编目研究部、学术活动服务部、影片管理技术部、北京电影资料库、西安电影资料库和对外联络处。中心的方针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为指导,密切联系实际,积极开展电影的理论研究与评论工作;广泛收集典藏中外影片、素材、文献和图书等资料,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和学术服务活动,进行国际间的学术和资料交流,为建设中国电影学理论,繁荣和提高社会主义电影创作,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心建立以后,相继参与举办了20~40年代中国电影讨论会,农村题材电影讨论会,阮玲玉、成荫、水华等艺术家的创作研究会,建国35周年电影讨论会,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瑞典、苏联、加拿大等国的电影研讨会及这些国家的电影回顾观摩活动。中心经常根据电影及其他文艺创作、研究、教学的需要组织影片观摩,在上海、长春等地设立电影学术专场,在各电影制片厂所在地进行定期巡回展映;组织编写了《当代中国·电影》、《电影美学》、《中国电影总目》等著作,编辑出版了大型理论刊物《当代电影》杂志和《电影信息报》;开展了对大专院校师生的电影教学,招收培养了一批硕士研究生;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影片、录像和文字图片资料,为国家妥善保存了许多珍贵的电影文献档案史料。

为您推荐

《高尔基研究》

《高尔基研究》:王远泽着。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7月版。30万字。包括绪论、上篇、中篇和下篇。上篇论述高尔基早期创作的阶级实质、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明确指出高尔基的早期创作属于无产阶级思想范畴,是新兴的无产阶级..

《托尔斯泰作品研究》

《托尔斯泰作品研究》:雷成德等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36万字。收入11篇论文。通过托尔斯泰的《幼年、少年、青年》、《哥萨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教育的果实》、《黑暗的势力》、《..

《列夫·托尔斯泰比较研究》

《列夫·托尔斯泰比较研究》:倪蕊琴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2月版。28万字。分5个部分:托尔斯泰与俄国同时代作家的比较研究,托尔斯泰与中国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托尔斯泰与欧美文学之关系的比较研究,托尔斯泰与苏联..

《契诃夫的戏剧艺术》

《俄国文学研究》

《俄国文学研究》:[苏]谢尔宾娜等着。贾植芳辑译。泥土社1954年8月版。21万字。辑译苏联文艺学家关于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俄国17位主要作家的研究论文。介绍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及其特征,各位作家对它的贡献,俄国现..

《抗倭演义(壬辰录)及其研究》

《抗倭演义(壬辰录)及其研究》:〔朝鲜〕南永鲁着。韦旭升译着。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10月版。37.8万字。记述16世纪末日本大举入侵朝鲜,朝鲜兵败、请求中国明朝出兵共同抗倭终获胜利的历史事件。描绘倭寇施暴行、海上大..

《夏目漱石文学主脉研究》

《夏目漱石文学主脉研究》:李国栋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5月版。16万字。共4章。前3章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对夏目漱石的作品进行内发式的研究,从中晚期作品中找出大量作为核心概念使用的“头脑”和“心灵”,与早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