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 香港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电影制片机构。成立于1957年。1925年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兄弟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1934年迁到香港,1937年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1950年改名为邵氏公司。1957年起分为两个制片机构: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和邵氏父子有限公司。邵氏公司拥有东南亚最大的现代化电影制片厂,俗称"邵氏影城";还拥有香港最大的发行放映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有100多家戏院放映邵氏发行的影片。从1951~1983年拍摄的影片超过700部,若加上"天一"和"南洋"时期,则超过900部。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影片以古装武侠片、功夫片、宫闱片居多,有些影片影响较大。它的《江山美人》、《后门》、《万古流芳》、《蓝与黑》、《珊珊》曾先后获得第6届、第7届、第12届、第13届、第14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调)获得第7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优秀奖和第2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奖;功夫片《少林三十六房》和《中华丈夫》分别在第24届、第25届亚洲影展上获奖;古装武侠片《大醉侠》、《独臂刀》、《万人斩》和宫闱片《倾国倾城》、《武则天》、《杨贵妃》等都受到观众的欢迎。80年代中期起,影片产量减少,但创作上重视现代题材,代表作有《男与女》、《倾城之恋》、《表错七日情》、《女人心》等。80年代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年产量在20~30部之间。

为您推荐

《香港情怀》

《香港情怀》:夏马着。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15万字。第一部分“难忘的乡音”23篇,抒写对故乡热土、亲人的绵绵情思。第二部分“香江风情”17篇,描绘香港的人情世态。第三部分“南游心影”7篇,表达对“第二故乡”..

《香港地生死恩仇》

《香港地生死恩仇》:吴有恒着。花城出版社1990年6月版。16万字。短篇历史小说集。共14篇。有描写封建时代的官场黑暗,通过众多人物的宦海浮沉和风云际遇,揭示专制制度的罪恶,如《罗浮山外史》、《朦胧》、《春梦》等;有表..

《香港小说精选》

《香港小说精选》:斯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21.9万字。80年代香港短篇小说选集。收录也斯、巴桐、方娥真、白洛、叶辉、叶娓娜、亦舒、西西、朱珺、刘以鬯、金东方、张君默、林燕妮、夏易、施叔青、草雪、..

《香港当代诗选》

《茅盾在香港和桂林的文学成就》

《茅盾在香港和桂林的文学成就》:林焕平着。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版。8.7万字。茅盾1938年第一次居住香港,主编《文艺阵地》,创作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1941年第二次居住香港,创作长篇日记体小说《腐蚀》。1942..

《台湾香港文学研究述论》

《台湾香港文学研究述论》:王剑丛等编着。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版。35.7万字。分上、下2编。上编为“台湾文学研究部分”,共10节,第一、二、三节介绍大陆对台湾文学研究的概况;第四节为“日据时期文学之研究概述”;第五..

《香港文学初探》

《香港文学初探》:黄维梁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12月版。23万字。分为通论、诗论、散文论、小说论、文学批评论和杂论6辑。回顾香港文学的过去和现在,重点评述近10年香港主要作家与作品,从思想内容到题材形式分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