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予倩(1889~1962)

    欧阳予倩(1889~1962) :   中国电影艺术家、戏剧艺术家和戏剧教育家。原名立袁,号南杰。1889年5月12日生于湖南省浏阳县,1962年9月21日病逝。自幼随祖父读书,后入湖南明德中学。1904年留学日本。他从小就受到维新变法进步思想的熏陶。留学日本后,又受到民主进步思想的影响。在与西方文化的接触中,看到了艺术在民族觉醒中的巨大作用,毅然决定选择艺术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1907年,在东京参加春柳社,回国后又成为南国社重要成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者、开拓者之一。
  欧阳予倩是在京剧界、话剧界享有盛名之后投身影坛的。1926年,他在上海加入民新影片公司,编写《玉洁冰清》(1926),编导《三年以后》(1926)、《天涯歌女》(1927)。《玉洁冰清》是一部揭露封建市侩,反对高利贷剥削,反映进步青年追求婚姻自主的作品,他在片中还扮演了市侩一角(见彩图)。《三年以后》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败过程,暴露了封建家庭的腐朽没落,是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天涯歌女》描写一个著名女演员宁死不嫁劣绅,惨遭迫害致死的故事。这 3部影片在20年代中国影坛涌起的"神怪武侠"片的浊流中,独具芳姿。
  1929~1931年在广州创办广东戏剧研究所,研究所附设的戏剧学校曾培养出卢敦、李晨风等粤语片编导。1932年冬他先后到法国、英国、德国和苏联进行艺术考察,参加苏联第一届戏剧节。1933年底回国,参加了福建人民政府的抗日反蒋活动,失败后东渡日本。
  1934年秋,欧阳予倩应新华影业公司邀请,编导了有声片《新桃花扇》,影片描写惨遭反动军阀迫害的一对男女青年,在历尽危难重逢之时,又毅然别离,分别奔赴反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前线。1935年7月,欧阳予倩进入明星影片公司,先后担任编剧科负责人和编剧委员会主任,编写和导演了《清明时节》(1936)、《小玲子》(1936)、《海棠红》 (1936)3部影片。在《清明时节》中,开始触及到工人的生活。《小玲子》以辛辣的笔触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海棠红》反映了女艺人被凌辱被蹂躏的痛苦生活。影片由著名评剧女演员白玉霜主演,使来自北方民间的评剧艺术首次登上银幕。随后,欧阳予倩为联华影业公司编导了讽刺喜剧片《如此繁华》(1937)。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欧阳予倩1936年 1月与蔡楚生等人一齐发起、成立了上海电影界救国会。"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中国剧作者协会和上海剧团联谊社主持的《保卫卢沟桥》公演,任导演委员会成员;参加了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电影编剧导演人协会,任理事。这一时期,欧阳予倩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把自己的创作活动与抗日救亡运动紧密结合起来,除编写、导演了不少旨在宣传抗日救国的话剧、京剧外,还编写了轰动孤岛上海的历史古装片《木兰从军》(见彩图)借古喻今,歌颂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斗传统和爱国精神。抗日战争时期,除电影创作外,还编写和导演了20多个话剧和京剧。


  1948年,欧阳予倩为昆仑影业公司编写了《关不住的春光》。其中,穿插演唱了许多抗战时期的进步歌曲,较好地渲染了时代气氛。接着,他为大同电影企业公司编写了《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1948),通过两姊妹的受骗遭遇和觉悟过程,批判了她们的软弱、贪图享受的毛病,肯定了妇女应当寻求自身解放、独立生活的道路。不久,南下香港,为大光明影业公司导演《野火春风》(1949),为南群影业公司导演《恋爱之道》(夏衍编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欧阳予倩主要致力于戏剧教育工作,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理事。1962年9月,病逝于北京。
  从《玉洁冰清》到《恋爱之道》,欧阳予倩共编导了13部影片。他的电影创作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撰写的《电影半路出家记》一书中记载了他的电影创作活动。

为您推荐

欧阳修

欧阳修:【欧阳修】(1007一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酸(今江西吉安)入。 诸文忠,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他将山林者之乐与富贵者之乐作了比较,把审美中的心物关系区分为三种:“不寓心于物者,真所谓至人也;寓于有益者,君子..

《眉意》 欧阳修

《眉意》 欧阳修 :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欧阳修的词,和他的诗文风格是很不一样的,说不上放荡,但至少是..

候馆梅残 欧阳修

候馆梅残 欧阳修 :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候馆”,即今天所说的旅馆。《..

欧阳修

九成宫醴泉铭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唐 欧阳询 : (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唐贞观六年(632),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无意中发现了一处甘泉,这本来是一件小事,但是出在皇帝身上,就不算是小事了。于是,命魏征撰写了《九..

欧阳询

欧阳询 : 看了欧阳询的书法,尤其是著名的《九成宫醴泉铭》,你绝不会想到作者是一个长相奇丑、畸形得有一点像猿猴的人写的。据说欧阳询的书法不仅在国内很受欢迎,而且书名远播,受到少数民族和外国..

欧阳通

欧阳通 : 艺术史上,子承父业,父子都是大艺术家的并不多见。书家王羲之、王献之,文征明、文彭,琴家戴逵、戴颙,画家黄筌、黄居宷,米芾、米友仁都是,书法家欧阳询、欧阳通父子也是。 欧阳通(?-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