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觐元

姚觐元:

【生卒】:?-1902

【介绍】:

字彦侍,归安(今浙江吴兴)人。

道光举人,官至广东布政使。据其所编《清代禁毁书目》之《书目总跋》落款云:“光绪八年(1882年)岁在壬午七月乙酉朔,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谨记”,可知生于清末。生平专爱搜访各种禁毁书目,除于宦游之地加以访求外,还嘱其胞弟姚凯元于京师搜访。经数年努力,得有关全毁、抽毁书目多种,经其认真校勘,编成《(清代)禁毁书目》。

另有《咫进斋善本书目》和《涪州石鱼文字所见录》。《(清代)禁毁书目》包括:《全毁书目》、《抽毁书目》、《禁书总目》(含《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军机处奏准抽毁书目》、《浙江省查办奏缴应毁书目》、《外省移咨应毁各种书目》)、《违碍书目》(又含《应缴违碍书籍各种书目》、《续奉应禁书目》)四种。

因其只是政府批准的禁毁书和地方上呈的禁毁书清单,故未依四部分类,仅罗列书名、本数及禁毁原因,在编次上并无可取之处。但就其编撰而言,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可了解清廷大兴文字狱之甚。

该书目计收全毁书一百四十六种、抽毁书一百八十一种、禁毁书一千四百一十三种、违碍书七百五十七种,凡二千四百九十七种。还收有呈报禁毁图书的奏折和朝廷的批文,从中可了解当时禁毁图书的全面情况,窥见禁毁图书的酷烈程度。二、在《禁书总目》部分里,包括《应毁钱谦益着作书目》、《应毁屈大均着作书目》、《应毁金堡着作书目》等个人着述的禁毁书目,并于禁毁书目下简注禁毁原因。不仅反映了学者及其着作的不幸遭际,更重要的是表现了着作的民族思想受到禁锢。

但也正由于这些个人的着作书目被列入禁毁之列,才得以保留至今天。三、该书目于书名之下多注明撰者,间或说明其字号、乡里、官职,既便于研究着者生平,亦便按图索骥,搜访遗书。《(清代)禁毁书目》,可补《四库全书总目》之不足,若与其并阅,则可考知乾嘉以前全国图书之概貌,以及清廷摧毁文化之一斑。同时,“为目录之学者,于艺文掌故,亦有所考焉”(《(清代)禁毁书目·书目总跋》)。

有鉴于此,1957年,商务印书馆乘该书目出版之际,据吴氏(文升)小残卷斋所藏传抄本一一加以补录,名目《补遗》三种,使《(清代)禁毁书目》的原貌得以恢复,为研究这项课题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为您推荐

国英

国英:【生卒】:约1821-1890【介绍】: 出身于没落旧勋之家,幼贫。二十岁左右,选补枢曹。公馀,以习读经史为乐。同治甲子(1864年),与同志诸君共立崇正义塾。嗣后,屡蒙恩擢,廉俸所馀,独以购书。光绪丙子(1876年),于家塾构藏书楼五楹,..

余苹皋

余苹皋:【生卒】:约1831-1910【介绍】: 生平不详。撰有《史书纲领》。该书特别注重方志,不但序录其序目,且更述其义例。俞樾在其序中称其“可与《经义考》并为不朽之大业。有此两书,而甲乙两部固已得其管辖矣。”惜“此书卷..

张谐之

张谐之:【生卒】:约1831-1901【介绍】: 字公和,号敬斋,陕州(今属河南陕县)人。好程朱之学,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光绪元年(1875年)入都供职,改选知县,迁知州。二十三年致仕,寓居太原。目录学之作有《读书记疑四种》..

翁同和

杨绍和

杨绍和:【生卒】:约1830-1901【介绍】: 字勰卿,号彦合,山东聊城人。出身于书香官宦门第。父以增,进士出身,官至河道总督,家富藏书,为清末北方第一藏书家,与江苏瞿氏并峙,有“南瞿北杨”之称。幼受父训,学有所成。中咸丰二年(1852年..

潘祖荫

潘祖荫:【生卒】:1830-1890【介绍】: 字东镛,号伯寅,又号郑庵,小字凤笙,江苏吴县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迁侍读,入值南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除大理寺少卿。同治三年(1864年),授左副御史,补工部侍..

赵宗建

赵宗建:【生卒】:1827-1900【介绍】: 字次侯,又字次公,祖籍江苏江阴,后迁至常熟北廓。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幼丧父,从其伯兄价人(官曹郎)读书,多有文采。但数试不利,以太常寺博士罢归,后因参与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受清廷嘉奖。平生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