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6—
【介绍】:
美国女小说家。
生于芝加哥。就读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自1976年一直在康奈尔大学任英文教授。主要作品有《爱情和友谊》(1962)、《想象中的朋友》(1967)、《真正的人》(1969)、《泰茨间的战争》(1974)、《只有孩子们》(1979)和《异国恋情》(1984,获1985年普利策奖)等。
她的小说以讽刺着称,主要写学者和作家生活题材。作品多采取女权主义观点,以女性经验感受的描写十分细腻。
【生卒】:1926—
【介绍】:
美国女小说家。
生于芝加哥。就读于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自1976年一直在康奈尔大学任英文教授。主要作品有《爱情和友谊》(1962)、《想象中的朋友》(1967)、《真正的人》(1969)、《泰茨间的战争》(1974)、《只有孩子们》(1979)和《异国恋情》(1984,获1985年普利策奖)等。
她的小说以讽刺着称,主要写学者和作家生活题材。作品多采取女权主义观点,以女性经验感受的描写十分细腻。
莱夫兰:【生卒】:1931—【介绍】: 美国女小说家。生于旧金山湾区,毕业于圣赫塞州立大学。小说多以这一地区发生的事件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长篇小说《芒克太太》(1970)写一位40多岁的女子成了双重道德观念的牺牲..
洛温费尔斯:【生卒】:1897—1976【介绍】: 美国诗人。曾侨居欧洲,1934年回国后,当记者。作品有诗集《美国的声音》(1959)、《和平之歌》(1959)、《死亡诗选1929-1962》(1964)和《罗斯伯里斯的土地》(1965)等。他还编辑出版..
洛威尔:【生卒】:1917—1977【介绍】: 美国诗人。生于波士顿一个显贵之家。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坎宁学院,曾是文学评论家约翰·克柔·兰色姆的学生。1940年皈依天主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因拒服兵役而坐牢两年。后曾任国..
洛克里奇:【生卒】:1914—1948【介绍】: 美国小说家。生于印第安纳州。曾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和哈佛大学。后来在印第安纳大学等校任教。他唯一的长篇小说是《兰因特利县》(1948),作品以杜撰的19世纪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县为..
卢维森:【生卒】:1882—1955【介绍】: 美国小说家、评论家。生于柏林,幼年移居美国。卢维森一生着作甚丰。《逆流而上》(1922)与《中间路线》(1929)是自传体作品,反映美国犹太移民面临的问题。他的长篇小说有《破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