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17—
【介绍】:
亚美尼亚女作家。
1941年毕业于埃里温大学语文系。1942年发表中篇小说《喜悦》,描述亚美尼亚人的日常生活图景。在长篇小说《道路》(1946、新版1958、俄译本1963)中,女作家提出了道德问题,并展示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在卫国战争中的命运。
《渴望》(1-2卷,1954-1978,1981年获亚美尼亚国家奖)描述了亚美尼亚劳动人民为社会复苏所作的斗争,获得好评。还作有长篇《忧愁》(1-2卷,1974-1981)等。
【生卒】:1917—
【介绍】:
亚美尼亚女作家。
1941年毕业于埃里温大学语文系。1942年发表中篇小说《喜悦》,描述亚美尼亚人的日常生活图景。在长篇小说《道路》(1946、新版1958、俄译本1963)中,女作家提出了道德问题,并展示亚美尼亚知识分子在卫国战争中的命运。
《渴望》(1-2卷,1954-1978,1981年获亚美尼亚国家奖)描述了亚美尼亚劳动人民为社会复苏所作的斗争,获得好评。还作有长篇《忧愁》(1-2卷,1974-1981)等。
谢文茨:【生卒】:1911—1969【介绍】: 亚美尼亚作家。原姓格里戈良(Григорян)。亚美尼亚功勋艺术家。1941年毕业于巴库师范学院语文系。作有描写工人阶级的长篇小说《港口》(1938)和描写伊朗人民生活及民族解放..
萨里扬:【生卒】:1902—1976【介绍】: 亚美尼亚诗人。亚美尼亚功勋艺术家(1967)和乌克兰功勋艺术家(1972)。1920年毕业于塔布里兹的亚美尼亚教会学校。早期诗歌抗议伊朗统治,流露出绝望情绪。30年代诗风大变,作有描写亚美..
谢瓦克:【生卒】:1924—1971【介绍】: 亚美尼亚诗人、文艺学家。原姓卡扎良(Казарян)。1945年毕业于埃里温大学语文系。作有诗集《烈士们的嘱咐》(1948)、《爱情之路》(1954)、《又和你在一起》(1957)、《掌上人..
斯潘达良:【生卒】:1882—1916【介绍】: 亚美尼亚文学评论家、革命活动家。亚美尼亚马克思文艺批评和美学理论奠基人之一。毕业于梯弗里斯俄罗斯中学,190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莫斯科和高加索等地参加了1905-1907年革..
捷里扬:【生卒】:1885—1920【介绍】: 亚美尼亚诗人、社会活动家。原名瓦安·苏基阿索维奇·捷尔-格里戈良。1906年毕业于拉扎列夫东方语言学院。又在莫斯科大学文史系学习过,1913年入彼得堡大学东方系。作有诗集《黄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