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75—1970
【介绍】:
瑞典诗人。
当过教员和记者。三次获瑞典文学大奖(1917、1919和1933)。诗作注重韵律,小说以描写青年人为主,具有通俗小说性质。作品有诗集《管弦乐队》(1907)、《家和家乡》(1915)、《心在歌唱》(1927)、《自由歌》(1943),长篇小说《野蛮林》(1908)、《海》(1910)、《年青的英雄卡尔国王》(1-2卷,1914)、《女人要什么……》(1922)、《祖先的遗产》(1925)等。
【生卒】:1875—1970
【介绍】:
瑞典诗人。
当过教员和记者。三次获瑞典文学大奖(1917、1919和1933)。诗作注重韵律,小说以描写青年人为主,具有通俗小说性质。作品有诗集《管弦乐队》(1907)、《家和家乡》(1915)、《心在歌唱》(1927)、《自由歌》(1943),长篇小说《野蛮林》(1908)、《海》(1910)、《年青的英雄卡尔国王》(1-2卷,1914)、《女人要什么……》(1922)、《祖先的遗产》(1925)等。
绥斯特朗德:【生卒】:1925—【介绍】: 瑞典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出身商人家庭。早年当过银行职员。1949年后为《新时代报》、《歌德堡商业和海运报》以及《波尼尔文学》杂志等撰写文学评论,1950年起在瑞典电台文学..
帕尔姆:【生卒】:1931—【介绍】: 瑞典诗人、文学评论家。父亲是牧师。当过成人高中教员、文学杂志编辑,为波尼尔文学杂志、快报和工人周报等撰写文学评论。获晚报文学奖(1964)。主张诗的内容政治化和格调通俗化,提出诗是..
席维兹:【生卒】:1882—1970【介绍】: 瑞典诗人、作家。1947年获斯德哥尔摩大学荣誉哲学博士称号。1932年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曾获瑞典文学大奖(1927),贝尔曼诗歌奖(1946)等。早期作品有悲观情绪,善于人物刻画和心理描写..
索内维:【生卒】:1939—【介绍】: 瑞典诗人。当过图书馆管理员。曾获卡文-艾米尔·英格隆文学奖(1971)、晚报文学奖(1972)、阿尼阿拉文学奖(1975)、瑞典日报文学奖(1979)和贝尔曼诗歌奖(1979)等。他的诗作涉及政治、政权..
斯坦霍夫:【生卒】:1865—1945【介绍】: 瑞典女作家。出身传教士家庭。一生为提倡婚姻自由而奋斗。撰写了大量短文,反对买卖婚姻,主张妇女从婚姻和经济奴役地位中解放出来。1905年发表了提倡节制生育的演说,被瑞典文学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