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17—
【介绍】:
菲律宾剧作家。
毕业于阿提尼奥学院、菲律宾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后任菲律宾大学教授兼“流动剧团”导演。着有《十三个剧作》(1947)、《我喜爱的十一个剧作》和《格雷洛的十八个剧作》(1-2卷,1983)等8部剧作集,其中优秀剧作有描写爱情与家庭问题的悲剧《在修女院的半小时》、《三只老鼠》和《被遗弃的房子》等,曾获黎萨尔爱国文学奖、巴拉塔斯奖和共和国文化遗产奖。
【生卒】:1917—
【介绍】:
菲律宾剧作家。
毕业于阿提尼奥学院、菲律宾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后任菲律宾大学教授兼“流动剧团”导演。着有《十三个剧作》(1947)、《我喜爱的十一个剧作》和《格雷洛的十八个剧作》(1-2卷,1983)等8部剧作集,其中优秀剧作有描写爱情与家庭问题的悲剧《在修女院的半小时》、《三只老鼠》和《被遗弃的房子》等,曾获黎萨尔爱国文学奖、巴拉塔斯奖和共和国文化遗产奖。
赫尔南德斯:【生卒】:1903—1970【介绍】: 菲律宾他加禄语诗人、作家。历任报刊编辑、工会领袖。着有诉说社会不平等的诗集《咫尺天空》(1962,获共和国文化遗产奖)、《自由国家》(1969,获巴拉塔斯奖)和《米粒》(1966),描写..
罗慕洛:【生卒】:1899—1985【介绍】: 菲律宾作家、外交家。生于打拉省卡米陵镇。先后毕业于菲律宾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起,历任菲律宾大学教授、校长、报刊编辑、美军远东司令部准将参谋、菲驻..
胡法纳:【生卒】:1926—【介绍】: 菲律宾诗人。历任菲律宾大学教授、驻校诗人、国立图书馆文化中心主任和文艺杂志主编。着有诗集《十三个苦难》(1955)、《收割季节》和《隙缝点》等。其诗作的基本主题是从菲律宾文化遗..
赫苏斯:【生卒】:1896—1932【介绍】: 菲律宾他加禄语诗人。笔名胡声·巴图特。曾获文学士和法学士学位,长期任《先锋报》专栏作家,为“马尼拉生活”专栏写时事讽刺诗。着有时代色彩鲜明的诗集《金色的叶》(1920),表达对外..
何塞:【生卒】:1924—【介绍】: 菲律宾作家。毕业于圣托玛斯大学。历任杂志编辑、土改部顾问、新闻官员和菲律宾笔会中心主席等职。1965年创办团结出版社和《团结》杂志。着有研究专着《菲律宾的农业问题》(1957,获全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