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6—
【介绍】:
菲律宾诗人。
历任菲律宾大学教授、驻校诗人、国立图书馆文化中心主任和文艺杂志主编。着有诗集《十三个苦难》(1955)、《收割季节》和《隙缝点》等。
其诗作的基本主题是从菲律宾文化遗产中寻求一切真实可靠的东西,并以简明洁净的诗体,充满诗意地描写“原始”人民的今昔,故有“人类学诗人”之称。
【生卒】:1926—
【介绍】:
菲律宾诗人。
历任菲律宾大学教授、驻校诗人、国立图书馆文化中心主任和文艺杂志主编。着有诗集《十三个苦难》(1955)、《收割季节》和《隙缝点》等。
其诗作的基本主题是从菲律宾文化遗产中寻求一切真实可靠的东西,并以简明洁净的诗体,充满诗意地描写“原始”人民的今昔,故有“人类学诗人”之称。
罗慕洛:【生卒】:1899—1985【介绍】: 菲律宾作家、外交家。生于打拉省卡米陵镇。先后毕业于菲律宾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起,历任菲律宾大学教授、校长、报刊编辑、美军远东司令部准将参谋、菲驻..
哈维拉纳:【生卒】:1918—1977【介绍】: 菲律宾作家。生于怡朗岛拉帕兹镇。曾在菲律宾大学学法律,太平洋战争期间在班乃岛参加抗日游击队。1947年在美国出版了长篇小说《没有见到黎明》,分为《白昼》和《黑夜》两集。这是..
赫苏斯:【生卒】:1896—1932【介绍】: 菲律宾他加禄语诗人。笔名胡声·巴图特。曾获文学士和法学士学位,长期任《先锋报》专栏作家,为“马尼拉生活”专栏写时事讽刺诗。着有时代色彩鲜明的诗集《金色的叶》(1920),表达对外..
拉亚:【生卒】:1911—1952【介绍】: 菲律宾作家。生于班诗兰,曾做过教师,着有长篇小说《他的故乡》,写一个留学美国的菲律宾知识分子回国后不适应故乡的环境而外出经商并寻求爱情的种种经历,作品于1940年获共和国文学奖一等..
拉诺特:【生卒】:1944—【介绍】: 菲律宾女诗人、女记者。毕业于菲律宾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曾参与创立女新闻作家协会,历任菲律宾总统特别研究中心研究员、广播节目和报刊撰稿人。着有诗集《一束燃烧物》(1967,获帕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