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8—
【介绍】:
日本文艺评论家。
生于中国台湾省。对通俗文学研究有素。
着有《大众文学论》(1965)、《大众文学五十年》(1969)、《吉川英治传》(1970)、《子母泽宽》(1977)等。
除大众文学外,他在另外两个领域的研究也引起人们注意:一是为弄清其兄尾崎秀实的死亡真相问题,写了《活着的犹大》(1959)、《左尔格事件》(1963),试图予以阐明;二是有关日中文化交流问题,此方面的着述有《近代文学的伤痕》(1963)、《旧殖民地文学研究》(1971)等。
【生卒】:1928—
【介绍】:
日本文艺评论家。
生于中国台湾省。对通俗文学研究有素。
着有《大众文学论》(1965)、《大众文学五十年》(1969)、《吉川英治传》(1970)、《子母泽宽》(1977)等。
除大众文学外,他在另外两个领域的研究也引起人们注意:一是为弄清其兄尾崎秀实的死亡真相问题,写了《活着的犹大》(1959)、《左尔格事件》(1963),试图予以阐明;二是有关日中文化交流问题,此方面的着述有《近代文学的伤痕》(1963)、《旧殖民地文学研究》(1971)等。
尾辻克彦:【生卒】:1937—【介绍】: 日本小说家。本名赤濑川克彦。1979年发表《抚摸肌肤》,获中央公论新人奖。1981年又发表《父亲失踪》,获芥川奖,此作采用时空交错的手法,将现实与历史重迭作一处,笔致轻妙、感觉清新。另外,..
尾崎一雄:【生卒】:1899—1983【介绍】: 日本小说家。伊势市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国文系。青年时代受志贺直哉影响,遂立志从事文学。1937年发表《逍遥的眼镜》,获芥川奖,并由此确立作家地位。战后写有《小虫二三事》(1948)..
雅可布森:【生卒】:1896—1982【介绍】: 20世纪杰出的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的主要奠基人,结构主义理论先驱。1915年,领导“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形成“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1920年任莫斯科戏剧学院教授,同年迁居捷克。1928..
维伐斯:【生卒】:1901—【介绍】: 美国批评家。出生于委内瑞拉。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到俄亥俄大学等地任教。主要着作有:《道德生活与伦理生活》(1950)、《创造与发现》(1955)、《D.H.劳伦斯的艺术得失》(..
特里林:【生卒】:1905—1975【介绍】: 美国文学批评家、小说家。生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曾长期在坎宁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是所谓的“纽约才子”之一,参与过《坎宁评论》(亦译《肯庸评论》)和《党派评论》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