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多洛夫

托多洛夫:

【生卒】:1939—

【介绍】:

法国批评家。

生于保加利亚的索非亚。获索非亚大学学士;1963年移居法国,获巴黎大学博士。

1968年起入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工作,后任研究员。曾在欧美多所大学讲学,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托多洛夫最初以翻译俄国形式主义的论文知名,论文集《文学经验》(1965)出版后引起重视。本人的主要着作有《符号学研究》(1966)、《文学和意义》(1967)、《什么是结构主义》(1968)、《〈十日谈〉语法》(1969)、《诗学》(1972)、《象征的理论》(1977)、《他人的问题》(1982)和《批评之批评》(1984)等。《〈十日谈〉语法》是其代表作,影响也最大。托多洛夫在这部作品里对《十日谈》进行类似语法式的分析:人物被看作名词,他们的特征被看作形容词,他们的活动被看作动词。

这样,《十日谈》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延伸的句子,它们以不同的方式把各个成分结合起来。结果,正如这部作品最终是关于它自己类似语言的结构一样,托多洛夫也认为,每一部文学作品在明显描写外部现实的行为中,暗暗地注意本身的构成过程。

换言之,一切都纳入了语言结构的范畴。托多洛夫的着作和理论见解对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流行都产生了推动作用。

为您推荐

雅可布森

雅可布森:【生卒】:1896—1982【介绍】: 20世纪杰出的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的主要奠基人,结构主义理论先驱。1915年,领导“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形成“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1920年任莫斯科戏剧学院教授,同年迁居捷克。1928..

桑塔格

桑塔格:【生卒】:1933—【介绍】: 美国批评家兼小说家。生于亚利桑那州。毕业于芝加哥大学。60年代初期,她写了一系列论文,成为文坛上的一颗新星。这些论文后来分别收入《反对释义》(1967)和《激进派意志的特征》(1969)。..

肖沃尔特

肖沃尔特:【生卒】:1941—【介绍】: 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家。生于波士顿。父亲生于基辅,是个自我奋斗成功的商人。由于父亲只受过小学教育,而母亲是受过高中教育的家庭主妇,肖沃尔特自幼便目睹了妇女的不满和痛苦。这对她后来..

伦特里契亚

克里格

克里格:【生卒】:1923—【介绍】: 美国批评家。生于新泽西州。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俄亥俄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2-1946年在部队服役,做文书工作。1948-1966年先后在坎宁学院、明尼苏达大学、伊利诺大学和爱荷华大学任教..

詹姆逊

詹姆逊:【生卒】:1934—【介绍】: 美国着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和理论家。生于俄亥俄州克里夫兰。曾在哈佛福德学院、耶鲁大学学习,并先后在法国阿克斯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及柏林大学留学。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在哈佛大学..

阿布拉姆斯

阿布拉姆斯:【生卒】:1912—【介绍】: 美国文学批评家。生于新泽西。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长期在康奈尔大学任教。主要着作有《伊甸园之乳》(1934)、《镜与灯》(1953)、《文学术语汇编》(1957,1971)和大量散见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