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地区性小说派

30年代地区性小说派:

巴西文学流派。

主要指东北部地区涌现的一批颇具才华的小说家。他们创作的地区性小说突破了浪漫主义时期的理想主义传统,如实地把农村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开创了地区性小说的一个崭新阶段。这些巴西作家以巴西广大读者为对象创作出的反映巴西现实的文学作品,从接受葡萄牙和西方的影响开始转而影响到葡萄牙和西方,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批作家创立了真正独立的巴西文学,在巴西文学史上留下新的篇章。

30年代地区性小说派的作家虽都以巴西东北部地区为背景,描写干旱、饥饿和犯罪等,但因他们的出身、经历和政治倾向不同,对同样题材所反映的角度亦各不相同,每个作家都有着自己鲜明特点。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若泽·阿梅里科·德·阿尔梅达、格拉西利亚诺·拉莫斯、若热·亚马多、若泽·林斯·多·雷戈、拉谢尔·德·克罗斯等。

为您推荐

当代派

当代派:墨西哥现代文学团体。形成于怪谲主义解体的20年代末。主要标志是墨西哥新文学杂志《当代人》(1928-1931),主要成员有贝尔纳多·奥尔蒂斯·德·蒙特利亚诺、哈伊梅·托雷斯·博德特、豪尔赫·古埃瓦斯、希尔贝托·..

雅布蒂奖

雅布蒂奖:巴西文学奖。巴西图书协会于1959年创立,颂发给一部长篇小说、一部诗集、一部短篇小说集、一部论文集、一部文学历史作品、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和一部青年文学作品。值得提出的获奖者有:若·亚马多(1959)、埃·维里..

45年代派

45年代派:巴西文学流派。1945年前后,巴西在小说与诗歌创作中,都涌现出一些锐意革新的作家,被称为“45年代派”。在小说创作方面,“45年代派”对小说语言不断探索和革新,注重作品结构,强调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类社会..

胡安·鲁尔弗文学奖

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文学奖

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文学奖:由委内瑞拉政府于1967年设立,第一届获奖者是秘鲁名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此奖最初每五年评选一次,后改为每两年一次,奖额为1.7万美元或20万博利瓦尔,后增加到100万博利瓦尔。还授予获得者一枚金..

美洲之家文学奖

美洲之家文学奖:由古巴文化部所辖的“美洲之家”出版社设立。第一届评奖工作举办于1960年。第一届获奖者是古巴着名诗人尼古拉斯·纪廉等人。授奖对象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各国作家。每年举办一次评奖活动。此奖包括..

《美洲之家》

《美洲之家》:古巴文学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60年,是古巴革命胜利后由国家创办的第一份大型文学期刊。古巴部长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在致创刊号的贺信中,明确要求《美洲之家》成为“革命文学的摇篮”。《美洲之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