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

20世纪70和80年代在美国流行的一种批评理论,类似于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或接受美学。

这种理论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但其核心是集中研究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反应,而不是作为自足实体的文学作品本身。它主要关心的问题是读者的阅读活动与读者赋予作品的意义的范围、程度和性质,而采用的方法则各种各样,包括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现象学和阐释学。不论哪种方法,其共同之处是从按照文本内在特征的描述转向对阅读过程中如何产生意义的讨论。当然,不同的方法对读者反应批评的解释不尽相同。

其主要分歧在于:1.对构成读者反应的主要因素的看法;2.如何划分文本的客观存在和读者的主观反应,以及由不同划分所产生的结果;3.文本支配读者反应的程度。例如,沃尔夫冈·伊瑟尔从现象学出发,认为文本是作者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它部分地左右读者的反应,但总包含一些“空白”或“不确定的地方”,由读者的积极参与来补充这些“空白”,因此读者的阅读活动是一个包括期待、失望、追溯和重建的过程,而作家的意识活动既通过文本约束读者,同时又促使读者创造性地扩充文本的内容。

诺曼·霍兰德从精神分析的概念出发,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幻想的投射,幻想由无意识的需要和防护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并构成作者特殊的“本体”。读者的主观反应是一种与作家在文本中的投射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由读者自己的防护、期望和满足欲望的幻想所决定。

在交流过程中,读者把自己根据故事所幻想的内容变成一个有意义的总体,从而形成他对文本的特殊解释。

文本没有公认的确定意义,只有各读者的特殊解释相似或相同,他们才会取得一致的意见。由于以前的文学批评多侧重于作者(如作者的经历、社会环境、创作意图、等等)或文本(如新批评),所以侧重读者的读者反应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个发展,虽然它并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批评理论。

为您推荐

神话批评

神话批评:一种文学解释的方式,它认为文学作品是反复出现的神话模式和结构或永恒的原型的表现或体现。神话批评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兴趣不在于一部给定作品的独特性质,而在于作品中那些使它与古代神话和宗教相联系..

利维斯学派

利维斯学派:指追随英国文学批评家F.R.利维斯(1895-1978)及其理论的一些批评家或学者。利维斯曾是剑桥大学的教授,《细读》杂志(1932-1953)的主编,发表过《英国诗的新方向》(1932)、《重新评价英诗的传统和发展》(1936)和《伟..

女权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始于60年代后期的一种文学研究方法。其近因是60年初开始蓬勃发展的妇女运动,其基础在于持续了两个世纪的女权斗争。女权主义批评不是一种概念统一的理论,在实践中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各种方法统称为女权主义..

解构主义

语像

语像:文学批评术语。语像中的“像”原指东正教中彩绘雕刻的圣像,后来为实证主义符号学家莫里斯借用作符号学术语。在现代文学批评中,语像指一个符号,它超出任意性或传统的参照系,在形式、形态或性质方面与它所指称的对象多..

荒诞戏剧

荒诞戏剧: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在法国和欧美的一批剧作,因其表现阿尔贝·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荒诞主义——而得名。它最初受到冷遇,后来逐渐获得承认。1961年,英国评论家马丁·埃思林(Martin Esslin)在其《荒诞派戏剧..

肌质

肌质:文学术语,用以指文学作品在意释它的主题后仍然存在的一些因素,如情境、隐喻、节奏、意象、情调、韵律等等,或者说是一切非作品结构部分的因素。将肌质从结构分开是新批评的方法之一,新批评派的兰瑟姆认为,结构是能用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