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30—
【介绍】:
法国哲学家、文学批评家。
他在博士论文《莱布尼茨的系统和其数学模型》(1968)中提出一种阅读方法论,并应用到对各种文体的研究中。在他看来,要阅读莱布尼茨的全部作品,必须揭示作品和那时代的科学种种系统对应(或称“对译”)。他在后来的论着《海尔梅斯Ⅰ-V》(1969-1980)中进一步阐述他的方法论。
他在《雾的灯光与信号》(1973)中研究了左拉与19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热力学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解释左拉的创作。
【生卒】:1930—
【介绍】:
法国哲学家、文学批评家。
他在博士论文《莱布尼茨的系统和其数学模型》(1968)中提出一种阅读方法论,并应用到对各种文体的研究中。在他看来,要阅读莱布尼茨的全部作品,必须揭示作品和那时代的科学种种系统对应(或称“对译”)。他在后来的论着《海尔梅斯Ⅰ-V》(1969-1980)中进一步阐述他的方法论。
他在《雾的灯光与信号》(1973)中研究了左拉与19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热力学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解释左拉的创作。
西莫南:【生卒】:1905—1980【介绍】: 法国作家。曾当过出租汽车司机,于是后来和巴赞合写小说《那是出租汽车!》(1935)。他在《祸不单行》的侦探小说丛书中发表的《不要去拿钱》(1953)使他稍有名气。小说《糊涂虫在反抗》..
索莱尔斯:【生卒】:1936—【介绍】: 法国小说家、评论家。1959年,他采用传统手法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奇怪的孤独》。作者以其纯古典的完美风格博得了阿拉贡和莫里亚克的好评,成为文坛新秀。1960-1982年他伙同几位新倾向的..
苏波:【生卒】:1897—1990【介绍】: 法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他在达达主义运动中表达了对自己资产阶级家庭的背叛。曾与安德烈·布勒东一起发表第一篇关于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文章《磁场》(1921),创造“自动写作”的方法..
豪斯霍费尔:【生卒】:1920—1970【介绍】: 奥地利女小说家。生于上奥地利。在维也纳学习日尔曼学。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中篇小说《第五年》(1952)获奥地利国家文学鼓励奖。60年代初,她患了癌症,但仍笔耕不辍,写下了数百万..
亨茨:【生卒】:1897—【介绍】: 奥地利作家。生于下奥地利。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自愿入伍。战后在维也纳学习日尔曼学和艺术史,1931至1938年在奥地利广播电台任职,纳粹统治时被解职,成为作家和画家。战后返回电台工作,参与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