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莱尔斯

索莱尔斯:

【生卒】:1936—

【介绍】:

法国小说家、评论家。

1959年,他采用传统手法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奇怪的孤独》。作者以其纯古典的完美风格博得了阿拉贡和莫里亚克的好评,成为文坛新秀。

1960-1982年他伙同几位新倾向的青年作家组织“原样派”文学团体,主持《原样》杂志的编辑工作,该杂志受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致力于研究文本生产的方式和创立文学写作理论——“整体理论”。

在这期间,他受新小说理论的影响,于1961年用“新小说”手法创作小说《公园》。这部小说其实是一部小说体的诗,其思想的连贯性和情景的连贯性都不受拘束。1965年以“原样派”自成独特的风格发表《悲剧》,这是一部日记式的小说,却又不像小说,风格独特新颖,作品所叙述的不是情节,而是事件,作品的结构用64个“歌”来组成,就像填字游戏似的有64个黑白格子。从70年代开始,他的创作倾向又在变化,首先是小说《规律》(1972),朝着哲学方面发展,后在小说《H》(1973)和《天堂》(Ⅰ,1981)中采用一种形而上的幽默形式。《天堂》(Ⅱ,1986)明显影射但丁的《神曲》。

在评着《逻辑》(1968)和《写作与限制的经验》(1971)中,他曾认真地分析但丁、萨德、马拉梅、洛特雷亚蒙等人的作品,他竭力想跨越作品的文字,探讨作品深层的东西。他参照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的经验,还研究了《圣经》,综合各种形式——叙事和抒情、修辞学和史诗、幽默和摹仿,并加以实验。他在80年代写的《女人》(1983)和《游戏者的肖像》(1984)中,企图寻找一种“可读性”,这种“可读性”就是在表层的假象下回溯文学的泉源。还发表有小说《纯洁的心》(1987)、《法国的荒唐》(1988)、《金百合》(1989)、《威尼斯节日》(1991)、《秘密》(1993)等。

为您推荐

苏波

苏波:【生卒】:1897—1990【介绍】: 法国诗人、小说家、评论家。他在达达主义运动中表达了对自己资产阶级家庭的背叛。曾与安德烈·布勒东一起发表第一篇关于超现实主义运动的文章《磁场》(1921),创造“自动写作”的方法..

斯佩尔贝

斯佩尔贝:【生卒】:1905—1984【介绍】: 法国作家。用法语和德语写作。生于奥地利一个犹太族小村。1936年前为共产党员。1927-1933年在柏林任心理学和社会学教授,后被纳粹囚禁、驱逐。流亡至巴黎,创办研究法西斯主义的国际..

豪斯霍费尔

豪斯霍费尔:【生卒】:1920—1970【介绍】: 奥地利女小说家。生于上奥地利。在维也纳学习日尔曼学。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中篇小说《第五年》(1952)获奥地利国家文学鼓励奖。60年代初,她患了癌症,但仍笔耕不辍,写下了数百万..

亨茨

赫尔兹马诺夫斯基-奥兰多

赫尔兹马诺夫斯基-奥兰多:【生卒】:1877—1954【介绍】: 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生于旧官僚家庭。大学期间曾学习过建筑学,1917年因患肺病放弃建筑工作,直至去世一直以职业作家、画家的身份生活在美兰。生前仅有两部作品问..

霍夫曼斯塔尔

霍夫曼斯塔尔:【生卒】:1874—1929【介绍】: 奥地利诗人、剧作家。生于维也纳银行家家庭。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攻读法律和哲学,同时开始文学创作。1891年结识德国诗人格奥尔格,深受其唯美主义思想影响,经常在其主编的刊物《..

霍尔鲍姆

霍尔鲍姆:【生卒】:1886—1955【介绍】: 奥地利小说家。生于耶格多夫一个林务员之家。早年在格拉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攻读日尔曼学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是预备军官,战后任北依斯堡图书馆长、魏玛图书馆长。第二次世界..